药香四溢 幸福花开
分类:迪庆新闻 香格里拉网




冬日清晨,从香格里拉市金江镇政府所在地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硬化路开车行驶10余里,记者来到了偏僻而幽静的小山村——金江镇仕达村巴迪村民小组。顺着仕达村党总支委员、仕达村民委员会副主任谷建林手指的方向,环绕山村的上坡上,一片片绿油油的中药材基地泛起阵阵金光。

巴迪,纳西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巴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2600米,有72户农民,总人口285人,耕地面积1023亩,多为坡地。汉族、藏族、苗族、普米族、傈僳族、纳西族多种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和谐共居。

过去,由于海拔偏高、气候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群众素质偏低,“贫穷”是巴迪的代名词。在这里种植3亩的农作物产量比不上坝区1亩地的产量。村民种植玉米、青稞、马铃薯、白芸豆等农作物,养殖牲畜、采摘菌类及野生中药材,仅能维持生活,经济收入依靠销售木材。


生态优先壮产业

天然林禁伐后,如何寻找增收发展路径?巴迪人开始了探索。

巴迪组地处仕达村10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发源地,生态保护直接关系着整个村的发展和饮水安全。保护好生态就不能砍伐木材,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2015年,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战打响,给巴迪组带来了希望。巴迪组具有良好的植被和气候资源,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乡村两级基层组织、挂包单位和扶贫工作组实地调研,制定了符合巴迪组实际的产业发展思路。决定把挂包部门扶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巴迪,推广发展中药材产业。

谷建林说:“10多年前,不能砍树了,收入突然减少了,大家都感到迷茫。精准扶贫以后,村里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转变了传统发展思路,开始规模化种植中药材。实践证明,这才是一条符合巴迪实际,能够实现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的好路子。”

2016年3月,位于巴迪组的香格里拉市野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成员主要由巴迪组村民组成,其中,有5名党员、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经营范围包括中药材种植及培育销售鸡、猪,蜜蜂养殖、销售,土特产品、农副产品销售。如今,合作社基地里120亩的木香、秦艽长势良好、郁郁葱葱。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2018年巴迪组种植各类中药材402亩,村民实际收益合计70万元。2019年巴迪组种植中药材523亩,其中木香125亩、秦艽320亩、重楼26.5亩、白术30亩,连片种植102亩,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抱团取暖 迈进全面小康

该合作社坚持合作共赢、抱团取暖、自力更生的原则,积极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在精准扶贫户杨正红家的小院里,刚采挖回来、正在晾晒的木香粗壮而饱满,散发着浓郁的清香。三年前,他家收入低,贫困程度深。精准扶贫以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和合作社带动下,他家种了药材,盖起了新楼房,日子越过越好。

杨正红说:“精准扶贫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我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去年,看到村里种植药材收益不错后,我家在所有地块种上了中药材。今年,木香、秦艽即将丰收。按照当前药材价格计算,收入将有10万元。

谷建林说,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2017年合作社组织村民、党员干部先后4次到玉龙县鲁甸乡杵峰村考察学习,并邀请鲁甸乡中药材种植能手在巴迪组召开现场培训会,手把手向村民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技术,并分析市场行情。2018年合作社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村民购买木香籽100公斤、木香苗15万苗,秦艽籽12公斤、秦艽苗45万苗,地膜1600公斤,农具50把,农药10件,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现在,农户已掌握了育苗技术,提高了种植效益。

和明伟是巴迪组有名的中药材种植能手,有经验,技术好。去年,他家出售中药材收入3万多元。正在采挖白术的和明伟说:“今年,我家种了6亩木香、5亩秦艽,还种了重楼。现在采挖的白术每亩收入预计1万元左右。”

藏族村民和阿全家的木香长势喜人,地里还套种了蔓菁和蔬菜。他说:“我家种植白术、木香、秦艽、重楼等多种药材,收入不错,日子也好过了。”

在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过程中,确保稳定的销售渠道特别重要。合作社与香格里拉市三江生物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2018年,巴迪组中药材销售额70多万元,实现亩产8000余元,户均增收10000余元以上。

今年,巴迪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23亩,在市场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年底全村中药材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万元。

巴迪组,蓝天白云,涓涓溪水,绿树成荫,满山苍翠。每年5月到8月,山坡上杜鹃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今,巴迪人的生活也像杜鹃花一样,幸福而甜美。



上一篇:科技进藏区三年行动助力迪庆发展
下一篇:迪庆州开展2019年农民工法律知识竞赛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