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这里是个火麻地臭水沟,现在这里成了公园,老人走在村里,也随时有可以休息的地方。我们村的环境变化非常大,越来越好在了。” 11月26日,维西县中路乡拉嘎洛村腊玛洛村民小组的蜂世芳在村里的“街心公园”散步时自豪地说。
蜂世芳所说的火麻地臭水沟是该村的一块空地。以前的腊玛洛村,村头村尾,房前房后都是火麻地或者臭水沟,每家每户的生活用水以及猪圈排水经常流淌在路上,每逢下雨的时候,到处都是猪屎和稀泥。
其实不光是腊玛洛,由于生活方式和条件限制,人居环境基础薄弱已经成为阻碍维西众多村落发展的短板和痛点,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努力解决好贫困群众精神贫困、观念贫困的问题,维西县委、县政府在2018年 “四美”创建的基础上,把2019年确定为“四美”创建提升年,并提出“激、拆、围、清、建、引、产、治”“八字要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激发内生动力,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最根本的基础,筑牢最根本的保障。
今年6月至8月,中路乡党委、政府集中乡、村两级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将村里的陈年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杂草、杂物进行了集中清运处理。昔日的臭水沟、荒草坝建成了“街心公园”、房前屋后的小菜园成了装点在卫生路上的绿化带,腊玛洛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腊玛洛村,卫生路在在绿色的村落中铺展开来,砖瓦房、木楞房被核桃树掩映着,房前屋后,别致的围栏围成的小菜园里青菜、白菜正在生长,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新农村画卷。
腊玛洛村民蜂进芝介绍,过去群众住的木楞房和其他旧房烂圈到处都是,严重影响村庄环境。旧房虽无多大用处,但群众对它有很深的不舍情结,一时难以拆除。面对这样的情况,乡、村党组织及驻村工作队员号召党员带头拆旧房的同时充分当好政策“宣传员”,给群众讲政策、讲道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驻村工作队队员杨涛是个90后的年轻人,在香格里拉城里长大的他从未接触与农村有关的劳作,在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他与村“三委”、州人大、迪庆日报社驻拉嘎洛村工作队员,全面投入村民的劳作中。
“刚开始,大家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当带头推进“八字要求”的党员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时,开始有村民积极参与建设。”杨涛介绍,在见到成效后,村民的劳动热情高涨起来,而90后的杨涛,也在参与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了泥水匠技术。
年内,腊玛洛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500个工时。期间共拆除废弃房、圈、厕、棚等14间377.19平方米。围建“小菜园”“小果园”“小鸡圈”编扎围栏1520米,建成“小菜园” 12个,“小果园” 1 个,“小鸡圈”10个。共清除生产生活垃圾17车。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小公园”4个,挡墙150米,老人休息点1 个,农用车停放点 3个,“三面光”65米,进村大门1个,宣传栏5个,“农用车停放点”牌子3个,垃圾筐40个。
在激发群众自发建设家园的同时,乡、村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产业园区、兰苑,华新水泥有限公司迪庆分公司、维西广傈广告公司等也积极参与建设。
“经过这次环境整治,全村面貌一新,街道净了、路灯亮了,群众的心敞亮了,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在这样的同工同劳中,我们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共建美丽家园的的信心。” 拉嘎洛村总支书记说。以此次环境整治为契机,不仅是腊玛洛村民小组,整个拉嘎洛村都充分利用墙体标语等形式,建立健全《组规民约》《村民小组卫生管理制度》《村民小组组规民约实施细则》,切实使“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在群众中根深蒂固。
“以前在电视里看着其他农村很漂亮,其实我们也希望自己的村子变得漂亮,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次在党委的帮助下,才知道猪圈可以建得这样卫生,我们的村也可以这么好看起来。” 腊玛洛的蜂贵芬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