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甘德县“马背青年宣讲队”下乡为牧民宣讲党的扶贫政策。
高高的雪山、青青的草地、遍地的牦牛、五色的风幡、多彩的哈达、淳朴的人们,海拔高,但“缺氧不缺精神”,这是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留给来访者最深刻的印象。
果洛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境内群山起伏,雪峰耸立。1952年果洛获得解放,1954年成立果洛藏族自治区(专区级),1955年改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果洛州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像五色风幡一样在果洛随处可见。
团结一心谋发展
在玛沁县雪山乡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一尊身上披满哈达的半身人物铜像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是谁?
“他是汉族书记陶振华,和我们藏族兄弟是一家人。”雪山乡乡长旦正才让说,这尊半身塑像是雪山乡群众自发捐款,为已经离世的陶振华修建的。
1973年,来自山西的抗美援朝老兵陶振华接任了玛沁县雪山公社党支部书记,他用4年时间,带领牧民们在悬崖峭壁间修通了54公里的县乡公路——东雪公路,雪山乡到县城的往返时间从七八天缩短到1天。
“我父亲、母亲和爷爷当时都参与了修路。40人的修路队伍是从每家每户抽调的,陶书记又请来汉族技师臧建文帮忙。他们自建石灰窑,用石灰换水泥,冬天河水结冰后在冰面上人力拉运木材……就这样,东雪公路1978年竣工了。这条路用时整整4年,无一人伤亡!”旦正才让说。
“如今的雪山乡,是全县最富裕的乡,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条通往外界的路。”旦正才让说,这是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路。自从路通了,水电网、寄宿学校、乡卫生院、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逐年完善,牧民生活越来越好。2017年底,一条新的高速公路——花久高速公路通车,从县城到雪山乡的路程缩短至1小时,乡民们出行更加便利。2018年,雪山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
在玛沁县大武镇黄河路南社区,民族团结的思想已经深深根植在居民心中。“我们社区有9个民族,大家互帮互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社区工作人员纪慧琳说,“藏族孩子才坡麦得了尿毒症,我们短短时间就汇集善款1.7万元,有一位居民掏出钱包,只给自己留了100块钱,其他的都捐了,我们数了一下,他捐了2100块。”才坡麦经过治疗,现在已经返回校园。
玛多县的撒拉族商人马乙不拉,曾费尽周折将客人丢在饭店里的黄金戒指和钱包归还失主;玉树地震期间,他及时将7名受伤群众送至海南州人民医院;在黄河源水电站临时堤坝出现险情时,他赶往抢险救援一线,为防洪抢险人员送去物资;在全县遭遇重大雪情灾害时,他又慷慨解囊为受灾群众捐款。
这样的事情在果洛太多太多了……
“我参加工作45年、党龄已经有30多年了,我见证了果洛的发展,各民族一直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各民族群众就像牦牛奶茶一样,水乳茶互相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党支部书记尕玛求说。
教育为先育人才
果洛州率先在全省实行15年免费教育,44个乡镇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同时所有贫困家庭子女都享受助学补助。牧民的孩子从4岁起,就可以送入当地寄宿制学校学习,直到高中毕业,全程免除学杂费,每年惠及全州3万多孩子。
在久治县智青松多镇藏文寄宿制小学,学生们正在组装电动机器人,活动室里还放着3D打印机打印的创意产品。校长许宗军介绍,该校有教职工84人,包括29名保育员,学生707人,其中130多名是学前班的学生,年龄最小的4岁。因为学生都来自周边牧区牧民家庭,所以全校实行寄宿制。学校实行了藏语、汉语、英语三语教学。在上海对口支援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手工、电脑、棋牌、机器人、3D打印等多个兴趣班。
许宗军介绍,学校是全免费的,伙食免费,免费提供床单校服,每周有生活老师为孩子们统一清洗床上用品。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得到照顾,所以现在牧民们都把孩子送进学校,辍学现象基本消失。
在达日县民族小学,当400多名小学生用普通话整齐地合唱《爱我中华》时,清脆嘹亮的歌声让人震撼。达日县民族小学是半寄宿制学校,全校有学生1400多人,是果洛州最大的小学。去年,他们组织1400名学生用普通话齐声高唱《爱我中华》和《大中国》,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班玛县民族中学的回族教师马香花深受孩子们热爱。为了带好藏区的学生,她自学藏语,用真情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她担任班主任的毕业班曾经获得全州语文单科第一,她还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学生作文、演讲比赛。这位笑意盈盈的语文老师,让孩子们每天早晨讲小故事、朗读美文、互评发音,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朗读比赛,让每一个孩子有发言锻炼的机会,孩子们的语文水平大幅提升。
校长才让德吉介绍,学校868名学生中藏、回等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7%。许多孩子入学前没学过汉语,为了解决学生教育用语与习惯用语脱节问题,他们依据“先藏后汉、藏汉并重、以藏带汉、藏汉俱通”的办法来进行教学,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德育教育、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法制教育、民族特色相结合。他们还牵头组建了格萨尔童声合唱团,2016年代表果洛州参加了北京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艺术夏令营活动,2018年暑期参加了文化旅游部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展演活动。
玛沁县拉加寄宿制藏文中学的回族教师马贵良说起学生一脸骄傲:“我的学生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都有,一个蒙古族学生有一门课一直学不好,我想了个办法,找了一名藏族同学和他组成互助学习组,学生帮学生,效果特别好,他的这门课很快补了起来。”
甘德县青珍乡青珍村的党支部书记普华说:“我入党30多年了,一直就想着让牧民们住新房过好日子,让下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现在这些都实现了。牧民们从不想送孩子上学,到家里孩子不上学会被人笑话。孩子们纯洁的心像雪山一样晶莹,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讲团结,未来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真心真情为人民
“作为牧长,你管辖服务的区域面积有多大?”“这个冬天有数字,夏天就不好掌握了。”达日县吉迈镇跨热村牧长华哲说起工作如数家珍,“牧民夏天走得比较远,不好说服务区域有多大。但不管牧民走到哪里,牧长都会定期走访,把政策和服务送到牧民身边。”
达日县构建了“县、乡、村、社、牧业片区”5级牧长制管理机制,以各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依据所辖牧民轮牧范围轨迹,划分了257个牧业片区,在每个轮牧片区内配置片区牧长,从草管员、林管员、寺院民管会等社会基层力量中选聘701名片区牧长,片区牧长担负12项职责,把服务送到牧民身边。
华哲拿出一个移动手持民情采集仪说:“这个仪器有录像、对讲、群呼等功能,只要有无线网络的地方,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在达日县的综治中心指挥部,这些数据与党建、公安、扶贫、民政、生态等各类信息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使牧区社会治理从传统应急、静态管理走向现代化预防、动态治理,共建共创共享的全民创建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果洛州地域辽阔,在久治县智青松多镇,镇里共有33名工作人员,平均每名干部的责任面积为53平方公里。“为避免因为路途遥远等因素给群众带来不便,我们为牧区分配网格员,为群众跑办代办各种证照,提供相应法律援助,为牧民提供各种急需物资。我们地处三省交界处,因此还组建了跨区域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解决了不少跨区域纠纷,做到了干部多握手、群众少动手。”镇党委书记代乐华旦说。
同时,果洛州还推行州县领导干部联县、联乡、联村、联寺、联户“五联”制度,全州共有7136名干部结对13775户牧户,为59个贫困村和21个特殊情况村选派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联制度、网格员、十户长、牧长制、大数据,都是为了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服务送到牧民身边。果洛州通过整合资源,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密切联系到“最远一户人”。
“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服务无遗漏、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让责任网格真正成为关注民情、关怀民生、为百姓服务、对百姓负责的“百姓网格”,切实提升了牧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群众逐步从被动接受管理向社会管理参与者转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ཀྲུང་དབྱང་སྐྱེ་ཁམས་ཁོར་ཡུག་སྲུང་སྐྱོང་ལྟ་ཞིབ་ཚན་ཁག་དྲུག་པའི་ལྟ་ཞིབ་བྱེད་པའི་སྤྱི་བསྒྲགས།
བཀོད་སྒྲིག་ལྟར།ཀྲུང་དབྱང་སྐྱེ་ཁམས་ཁོར་ཡུག་སྲུང་སྐྱོང་ལྟ་ཞིབ་ཚན་ཁག་དྲུག་པ་བཅའ་སྡོད་བྱེད་པའི་དུས་ཡིན་ཟླ་གཅིག་ཡིན་ལ།བཅའ་སྡོད་བྱེད་ཡུན་ནི(༢༠༡༩ལོའི་ཟླ༧པའི་ཚེས་༡༤ཉིན་ནས་ཟླ༨པའི་ཚེས༡༤ཉིན་བར་ཡིན)ཆེད་སྤྱོད་ལས་རེས་ཁ་པར་བཙུགས་ཡོད་ལ།ཨང་གྲངས་ནི༠༩༧༡—༦༡༠༡༥༣༧ཡིན།ཆེད་སྤྱོད་སྦྲག་སྲིད་ཡིག་སྒམ་ནི་མཚོ་སྔོན་ཞིང་ཆེན་ཟི་ལིང་གྲོང་ཁྱེར་གྱི་A༡༤༦ཡིག་སྒམ་ཡིན་པ་རེད།ལྟ་ཞིབ་ཚན་ཁག་གིས་ཐེར་འདོན་གོང་ཞུའི་ཁ་པར་བདག་སྤྲོད་བྱེད་པའི་དུས་ཚོད་ནི་ཉིན་རེར་ཆུ་ཚོད༨ནས༢༠བར་ཡིན།
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公告
根据安排,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进驻期间(2019年7月14日——8月14日)设立专门值班电话:0971-6101537,专门邮政信箱:青海省西宁市A146信箱。督察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