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风正劲 陇原再起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五周年述评
柳景武 袁东 薛伯旭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的深刻阐释,不仅为全面深化改革吹响了集结号,也为甘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出了动员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2600万陇原儿女闻令而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殷殷嘱托,化期望为力量、变差距为契机,以改革为抓手励精图治,以开放为动力勠力前行,凝心聚神、披荆斩棘,用担当诠释使命、用行动书写忠诚,使改革航船在这片42.58万平方公里热土上扬帆起航。
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抓,只要能全面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不论改革的梁柱有多难架设,也不负使命深耕细作——实化改革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主责部门和一把手责任,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有了总书记的指示,就有了甘肃省委工作的方向与动力。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林铎强调:“要不断增强改革定力,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政治任务来抓,作为检验忠诚品格和立场的重要实践来抓,始终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切实跟紧中央部署,对中央作出的改革决策以及制定的改革方案,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精神实质,结合省情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话语掷地有声,行动果敢坚实。至此,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鼓擂响时,陇原大地一场不负重托的改革大战紧随其后。
——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省委常委会、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坚持把学习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前提,每逢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都坚持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领会精神,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精心谋划狠抓工作落实。全面贯彻中央各项改革重大部署,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改革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29次、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1次,累计部署完成改革任务1300多项,审议通过改革文件153个,有力推动了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设立改革专项小组。坚持与中央改革一体部署、一体推动,为保证中央改革部署不落空,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保证,设立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7个专项小组。
——出台改革文件。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改革部署,先后制定《中共甘肃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中共甘肃省委十二届九次全委会依法治省重要举措实施规划(2016—2020年)》、《中共甘肃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6—2020年)》、《甘肃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年)》等改革文件。
——明确改革重点。着眼本质核心,突出把具有“四梁八柱”作用的改革作为切入口,对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统筹谋划部署省委确定的改革任务,每年制定年度改革《工作要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健全改革队伍。为确保省委改革办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省委政策研究室在《甘肃日报》、甘肃省人事编制网等省内主流媒体发出《中共甘肃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遴选工作人员公告》,在全省范围进行公开遴选,充实工作力量。
——完善工作机制。14个市州分别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和改革办公室,制定工作规则、实施细则、工作规程和相关制度,规范办文、办事、办会程序,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工作联系,建立事项报告机制、举措共研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情况交流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共同发力推进改革的格局。
——加强信息交流。省委改革办充分发挥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的作用,主动与中央改革办和各省(区、市)加强联系,全面了解中央推进改革的总体要求、部署,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改革先进经验,认真总结省内成功做法,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截至2018年底,甘肃省改革经验先后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刊发20期、综合刊发53期;省直部门和市州在省委改革办《改革动态》刊发709期。
认识在学习中提高,力量在重视中凝聚,行动在自发中展开,通过各级领导机构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甘肃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不仅保证了与中央改革精神的同频共振,而且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地破,只要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论前进的道路有多崎岖,也义无反顾披荆斩棘——坚定改革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因市场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白银公司一度陷入困境,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原因纵然很多,但观念的落后则是根本所在。
时任白银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的张锦林说:“只有解开思想‘扣子’,才能迈开改革的步子。”于是,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白银公司上演。
2015年,公司在中国500强排名中上升至273位,在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位列74名;2016年在500强排名第245位,有色行业排名第11位。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企业的成功破茧得益于改革,但更得益于致力改革的决心。
事实上,白银公司的改革只是甘肃的一个缩影,但甘肃面临的改革任务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
压力即是动力。十三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林铎强调,要勇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束缚,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改革,不断提升推动改革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补齐制度短板等方面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深谙此理的省委省政府明白,要实现改革的“一子落”,带动经济的“满盘活”,就得将改革的“指挥刀”指向一些关键领域。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压减生铁、粗钢、煤炭产能160万吨、144万吨、649万吨,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76户。32户省属一级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造。国家经济循环示范区基本建成,资源产出率增长18.4%。电力体制改革助推企业降本增效,2017年降低实体企业用能成本超过50亿元,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国资监管体制日趋完善,完成32户省属企业集团及29户企业集团所属二级子公司的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取消下放11项出资人审批事项。加快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95.4%的省属企业完成公司制改制,36.2%的省属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引入各类资本达212亿元。大力推进战略型决策型董事会建设,“1+17”配套制度同步落实,外部董事监事管理中心设立运行,35户省属企业实现了外部董事占多数。6户改制破产留存企业完成重组,累计完成了18家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完成企业“三供一业”等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不断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实现了全部省属企业集团和151户子公司党建要求进章程。
实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入推进,八大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纳入省与市县共同事权范围,进一步规范了分担比例。税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营改增改革全面推开,全省共有20.42万户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直接减轻企业负担104.28亿元。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光大、兴业、民生、浙商、中国进出口等5家银行引进落户,国有大型银行、政策性银行全部入驻,先后组建了甘肃资产管理公司、黄河财产保险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以及12家村镇银行。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发展,重点企业后备库建立完善,累计实现直接融资达3112.43亿元,新增上市公司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34家,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2874家。
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的投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市场准入门槛持续降低,注册资本“认缴制”“一址多照”“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在全国领先,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程度大为提高,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平台建设,探索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改革。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了投资人的投资热情,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700多户,增速位居全国第六,成功迈入全国改革“第一集团”行列。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型甘肃建设全力推进,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由全国第25位上升到第18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47.6%上升到51.3%,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由43亿元增长到162.95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立了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57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76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8家。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甘肃科技人员首次荣获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并获得3项二等奖。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23亿元技术创新驱动基金设立运行,向科技型企业贷款26.668亿元,形成了以兰白自创区为龙头,以天水装备制造、陇东能源化工、金武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沿线国家设立12个境外商务代表处,同55个境外商协会建立合作机制。加大国际产能合作,通过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白银公司等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对外实际投资额累计达35.4亿美元。推进外商投资管理改革,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落实“有限许可+全面报告”新型外资管理制度,累计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5家。加快推进铁、陆、空综合物流体系建设,中欧、中亚货运班列及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累计执行客货运航线234条,兰州中川机场跨入全国“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开通“兰州号”“天马号”“嘉峪关号”中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约650余列。深化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率先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及申请一口受理、数据一次递交、审批并联进行、结果一口发布的通关新模式。签署渝桂黔陇《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框架协议》,打通南向通道。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利用外资规模和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
改革需要实干,实干才能收获实效。省委省政府的一套“组合拳”,不仅打开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堵点,也畅通了经济发展的“脉络”。据统计,2013—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达到7459.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6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76元。
一股暖流一股暖流地汇,只要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不论攻坚的历程有多艰辛,也勇往直前在所不辞——恪守改革承诺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新年贺词、最具深情的“牵挂”,让全国人民为之动容,更让甘肃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之动情。
着眼民意基础,注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切入点,这又是甘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大闪光点。
改革,就是要坚持把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这曾是过去很多办事者对行政审批流程繁琐、费时耗力的诟病。
群众意见,干部镜鉴。为打开行政审批的“缺口”,给办事者开启一扇“方便之门”,甘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2013年以来,省级分14批次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1287项,减幅75.1%,38个省级部门实现了涉企信用信息交换共享。白银、定西等地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探索出了“不再审批”和“零等待”的办理方式。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率先在全国建成省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系统,实现了国家和省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快捷、方便,上网填报资料手续齐全的话,办理一个公司用不了三天就能注册成功。”说起改革带来的这一喜人变化,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昕荣感慨道,“现在推行的‘一站式’办理省事多了,老百姓高兴了,我们打心眼里也幸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改革既要让群众办事方便,更要让群众生活得舒坦。
兰州市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先天”受城区两山夹一河、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制约,“后天”受单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扬尘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近十几年来,大气污染成为这个西部省会城市久治不愈的顽疾。对此,兰州市民曾这样形象地比喻自己所在的城市:晴天和阴天一个样、太阳和月亮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
为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兰州市坚持改革创新,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大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实现了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统计显示,2013年新标优良天数达到299天,全年城区空气优良率达到82%,城乡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率同比下降41.82%,兰州市历史性地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其做法不仅被原国家环境保护部在全国推广,而且还在2015年11月巴黎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中央党校也将“兰州经验”上升为教学典型案例。
着眼建设“两型”社会,甘肃不断创新生态文明体制。全面推行河长制,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湖长体系全面建立,共设立总河长、河长26138名,湖长1181名,河湖管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推动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工作。探索建立碳排放权制度,强化排污许可管理,推进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组建排污权交易平台。自然保护区从无到有,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57个,总面积883.25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74%。甘南州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建设,以城乡环境整治带动区域发展“绿色升级”。平凉市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2017年国家首次发布的绿色发展指数中,甘肃省综合排名第16位、西北地区第1位。
如今的甘肃,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澈了、空气更清新了。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破旧的校舍,紧缺的教育资源,没有图书馆、没有互联网……这曾经是甘肃农村孩子学习环境的真实写照。
如何让甘肃的农村孩子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现代教育?甘肃聚焦普惠教育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薄”项目惠及1.21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260万名学生,义务教育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自2016年起投入资金近20亿元,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补助)甘肃籍在园幼儿保教费,惠及在园幼儿177万人次。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7122所、三年毛入园率达91%(贫困县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2016年甘肃省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是唯一的省级实验区。2017年,全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现场会在甘肃召开,国家正式批复全国唯一的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取消小学入学测试,完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升学办法,试行高职推免录取制度,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并降低加分分值,扩大省属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仅2018年高考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录取就达2516人,“地方农村专项”1856人,“民族专项本科”1648人,“革命老区专项”400人,“面向农村免费医疗人才培养专项”600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聚焦全民健康,甘肃下大力气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各级医疗机构诊疗病种动态管理,县外就诊率下降到12.5%,小病不出县目标基本实现。
着力提高医保水平,截至2018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6.79%以上。支持中医药参与医改,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床位补助标准,降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提高20%,符合规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100%报销。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全省37家三级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了医联体建设工作,共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2803个。
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甘肃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消费向广大农村延伸,全省16024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乡村舞台”和农家书屋全覆盖。充分发挥敦煌研究院的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将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移交敦煌研究院统一管理。坚持把大景区建设作为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全省18个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大景区管委会+旅游公司”开发机制模式基本建立,旅游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提高。加快培育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机构达到12815个,从业人员24.69万人,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2%。推动“文化集市”建设,共建成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150家、生产加工基地160家,带动13万农户开展文化产品加工销售。全面启动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列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
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为捅破一纸户籍的窗户纸,使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诸多方面达到平等,甘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在全省各派出所建立社区集体户口制度,实行户口迁移网上“一站式”办理。截至目前,全省城镇人口总数达到1008.0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23%。搭建“案管中心”“警务公开与便民服务平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优化交通安全服务管理,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成立1228个乡镇交委会和交管站,设立行政村交管室15658个,实现14个市州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
5年来,甘肃省始终瞄准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了一批关系民生的实事难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地走,只要能保证改革的步履走得行稳致远,不论创新的征途有多坎坷,也砥砺前行锐意进取——下潜改革深度
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涉深水者得蛟龙。为使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甘肃把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打造了独具特色改革亮点。
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行“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立足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的实际,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印发实施《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20多项政策文件和30多项配套支持政策,集中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十大行动”,构建起组织领导、帮扶支持、投入保障、激励约束等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从根本上解决“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以到户到人为核心,研究制定“点穴式”帮扶举措,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实现了各类扶贫资源的“精准滴灌”。特别是针对“因病返贫”问题,筑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道防线,为1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一人一策”健康帮扶管理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低至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2013—2018年,全省贫困人口由552万减少到111万,贫困发生率由26.5%下降到5.6%,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围绕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维护农民集体对承包地的发包、调整、监督、收回等权能,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乡村旅游特色村+合作社+农户”等土地经营模式,建成了县级土地流转中心85个、乡镇服务站1172个、村级服务点1.4万个,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309.4万亩、流转率达26.8%。同时,配套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进一步盘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引导村集体和农民将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经营主体,设立了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贷款、5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及500亿元农产品收购贷款,撬动信贷资金投入18.25亿元、社会资本投入36亿元,带动4710个新型经营主体、54.74万户农户参与“三变”改革,农民获得入股分红2.79亿元。
着眼改善营商环境,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为解决群众和企业到政府窗口单位办事遇到的“烦心事”,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探索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科学设置若干综合性窗口,制定标准化规范化办事指南,推开老年人优待证办理、旅游证核发、公积金查询、预约挂号、交通违章罚款缴纳、企业注册等利企便民服务事项,努力让群众和企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玉门市推行“一处跑、跑一次”行政审批模式,撤销部门政务服务中心,将37个部门的389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便民事项汇聚到市民中心服务大厅,让群众和企业办事由“满城转”变为“一处跑”。张掖市率先开展环评审批改革,建设项目分为申报、备案、审批3类,民生项目实行申报管理,11个行业55类项目实施备案管理,保留的审批项目实施分类管理,审批流程精简优化,企业办事更加便捷。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优先’这两个字,我以前认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制度政策真的向我们倾斜。”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的静宁县新店乡甘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明感慨万分。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里看世界。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基层”优先,正是甘肃加强制度性改革的一个缩影。
为抓好建章立制、立下长期遵循的规矩、划出不能逾越的红线,营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氛围,甘肃坚持“立”字当头,从打基础、谋长远的体制机制性改革健全体系、净化环境。
健全人大立法工作制度,完善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工作机制,规范人大立法程序规则、顾问咨询、公众参与、代表履职保障等方面工作制度,促进立法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完善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基层协商等协商机制,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新型智库体系,完善智库运行机制,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咨询保障。拓展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制定政府重大行业政策和公共管理政策听取社会组织意见的办法,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全面推开司法责任制改革,突出法官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完善考评机制和办案制度,加强案件监督管理,建立起以员额法官检察官为主体的专业办案团队。深入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受理全省首例公益诉讼案件暨全国首例国有资产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积极开展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行政案件改革试点,推动行政案件司法管辖区域与行政区划分离。加强“双语”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出一条“双语”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少数民族群众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不断完善党建政绩考核制度,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全面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逐级落实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推进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荐程序由原来的先会议推荐后谈话推荐,调整为先个别谈话听取意见后会议推荐,会议推荐方式由“海选”“海推”调整为差额推荐。干部选任制度机制更加规范,“凡提四必”制度严格执行,有效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质量和水平。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先后3批引进283名金融人才、54名科技人才到省直部门、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挂职。
深化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改革,采取综合派驻和单独派驻两种形式,省纪委共设置37家派驻纪检组和1家派出纪工委,实现了124家省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的全覆盖。深化政治巡视,打破巡视组固定模式,实行“一轮一组建,一次一授权”,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以巡视带巡察,把监督利剑直插基层。稳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2017年底、2018年初召开的省、市、县三级人代会上,依法产生了三级监察委员会。2018年1月,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省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深化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共设立纪检监察室577个,比改革前增加194个,确保了三级纪委监委更加聚焦主责主业。
改革关头勇者胜。面对一些多年来想解决未很好解决的问题,甘肃以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精神,敢于刀刃向内,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冲险滩、破藩篱,使一个个久攻未破的难题迎刃而解,一批批改革成果的捷报频频传来:
兰州市在全国首创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
天水市麦积区成立全省首家环境资源法庭;
平凉工业园区推进全国首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庆阳市“331+”产业扶贫模式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
陇南市被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
临夏州“草根”银行助力脱贫攻坚;
……
改革成效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面对这势大力沉的改革,群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5年来,甘肃一系列改革精准发力,重点领域改革砥砺前行,释放出巨大潜力,必将为甘肃经济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道路。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情告诫,更是激励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催征战鼓,这必将再次激越甘肃改革前进的动力,扬起甘肃改革远航的风帆,不忘初心、矢志改革,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在新征程续写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