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甘肃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的一个山村,曾被联合国官员认定“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如今大坪早已脱贫,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在青岚山乡党委书记高强带领下,记者沿着上山的柏油路,左一拐、右一拐,目所能及处,树绿草青果累累,一层层梯田一直铺延到山顶——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大坪人让山窝窝换了模样。
立志修梯田,唤醒沉睡的黄土地
年近耄耋的马政老汉,忘不了当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圪梁梁上的榆树刚一生芽,就被人捋光,甚至连树皮也被剥走。晒干后,放在石磨上推,磨出了面,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
陡坡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
定西是个苦地方,而大坪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84岁的冉桂英老人,上世纪60年代是大坪村生产队队长,她曾立下誓言:“咱们修梯田,干出一个新大坪!”
为抢春种时间,党员干部带头干。时值寒冬,土地封冻。全队40多个劳动力,摸黑起早,顶着朔风下地。嬐钒颜鸲狭耍赶紧换;虎口震裂了,布条一缠接着干。汗水浸透了棉袄,回家才发现,冻得硬邦邦,脱都费劲。
铁锹洋镐,背扛肩挑。那年开春,大坪人整修出了两亩多梯田。“立竿见影,产量翻番。”当年的“铁姑娘”,如今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秀老人说,梯田能保墒、肥力好,“种的洋芋个头大,亩产1400多斤,比山坡坡上足足高出六七百斤。”
一鼓作气,战天斗地,一辈接着一辈干。进入新世纪前,大坪人愣是把一片片“三跑田”修得平平整整。“打这开始,逢年过节,白面顿顿能上桌。”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康耀伟说。
推广新技术,好了生态鼓了钱袋
四山环抱的大坪,有限的土地极度地发挥了潜力后,粮食产量不再提高。想从地里多刨出一分钱,只能垦荒种田,但是投资大、收入少,还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高强挨家挨户讲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每亩补贴160元。”切身感受到越垦越穷的乡亲们,终于放下了锄头。
“山顶种树戴帽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底打坝蓄水穿鞋子。”大坪村开始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截至目前,大坪村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920亩、种草1600亩,林草覆盖率达68.2%;修筑谷坊110道、塘坝5座,治理流域面积3600亩。
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村里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积极推广黑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调整种植结构。而以大坪命名的优质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也从试验田繁育了出来。
“村里都用白地膜,可乡里来的技术员说,黑地膜保墒好,还能压杂草。”村民冉继萍说,面对新技术和新品种,大伙儿心里都没底。最后,架不住上门游说,她将信将疑,当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等到秋收,冉继萍瞪大了眼——马铃薯亩产达3000斤。收获的日子全家出动,天刚亮就下地,一架子车接一架子车往外拉。
“看着厚厚一沓钱,就像是做梦。”冉继萍说,靠着种马铃薯,她供出来4个大学生,“不仅没借过钱,还有了一点积蓄。”
“我们繁育出的优质马铃薯品种‘新大坪’,让乡亲们的产量提高了不少。”康耀伟说,2006年大坪村人均纯收入将近3000元,终于摘掉了穷帽子。
建成合作社,山乡注入新活力
一根扁担两只桶,摸黑就出门,到了才发现,甜水泉边站满了人。这是2014年春上,大坪村等水的“盛况”。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引洮供水工程时嘱托,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清冽的洮河水流进旱塬山乡。
村民蒋海程,养着2000只蛋鸡,通水前每天开车进城买水。“就算大雪封山,给车子挂上防滑链,拿上铁锨,一路走一路铲,也要把水拉回家。”蒋海程说,一车水500元,只够20天,一年下来近1万元,“自打通了水,水费一年800元,比从前节省9000多元。”
康耀伟寻思,村里距定西市只有5公里山路,修通柏油路后,开车只要十几分钟,水的问题解决了,发展大棚蔬菜有前景。
村里与对口帮扶的金川公司达成协议,流转撂荒地60多亩,建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40多座,用的都是节水灌溉。村民连清承包了3个塑料大棚。“一个大棚一年种一茬黄瓜、一茬绿叶菜。”连清掰着指头说,“年收入5万多元哩。”
“乡里又引进了定西亿邦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强说,他们争取到区财政70万元资金,作为村集体资金入股,联手打造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合作社盘活了撂荒地,老百姓收租受益,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