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七十年
陇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
人民日报用了整整六个版面
聚焦甘肃 反映甘肃
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
的巨大变化和重大成就
70年来,甘肃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构建新格局、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乡村呈现新面貌、人民群众过上新生活上见到更大成效,努力把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林铎 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 唐仁健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08日 09 版)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甘肃广大干部群众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和毅力,用勤劳双手谱写了社会主义建设光辉篇章,陇原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甘肃发展也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斗目标,负重自强、顽强拼搏,全省呈现出经济平稳运行、改革有序推进、开放不断扩大、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风政风好转的良好局面。 转变方式促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去年,全省生产总值达8246.1亿元,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600多倍。近年来,我们致力转方式、调结构,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焕发生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保持动能加速转换、后劲不断积聚的发展势头。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清洁能源、循环农业、文化旅游等十大生态产业势头强劲,去年完成增加值1511.3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8.3%。探索具有“现代”方向引领、“丝路”特色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的新时代农业发展路子,建成戈壁生态农业17万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上升到全国第十八位,科技同经济融合度大幅提升。 集中精力抓扶贫,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把牢脱贫目标和标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推进,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省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692万降到去年底的111万,贫困发生率由33.2%降到5.6%,75个贫困县中36个实现脱贫摘帽,7262个贫困村中3476个退出贫困序列。构建完善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产业扶贫体系,发展壮大“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去年达到5390元,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增活力,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破解。党中央各项改革部署在甘肃大地落地生根,特别是近年来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化。省市县党政机构改革总体完成,构建了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放管服”改革加快实施,政务服务事项80%以上实现在线办理、1644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国企战略性重组取得突破,科技投资集团等10家集团公司挂牌运营。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入,114万户农户参与“三变”改革,农村发展动力有效增强。 抢抓机遇拓空间,扩大开放构建新的格局。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努力抢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在继续巩固提升“东连”的基础上,致力做好“南向”“西进”“北拓”三篇文章,基本构建起陆路海路贯通联动、文化经贸相互促进的开放新格局。去年,进出口总额达394.7亿元,比1978年增长660多倍,与丝路沿线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43.8%。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同16个国家开展了实质性产能合作。 破解瓶颈补短板,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善。过去甘肃面临的基础设施制约非常突出。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条件已今非昔比。建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高速公路里程达4242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达1153公里,通航机场已达10个。形成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生态保护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引洮工程一期投入运行,圆了甘肃人民期盼半个多世纪的梦想。 扛好责任筑屏障,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70年来,全省共完成造林1.56亿亩、天保工程3.15亿亩,有效发挥了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涌现出以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时代楷模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这两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祁连山等生态破坏问题,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气、水、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100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900个,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美好的环境。 用情用心保民生,城乡居民生活大幅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等为重点,实施重大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每年都在80%左右,群众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去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957元和8804元。突出群众关切,完善政策措施,“大班额”“择校热”有效缓解,分级诊疗等医疗服务增进了民生福祉。加强平安甘肃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管党治党强保证,政治生态得到持续净化。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出台为基层减负措施,严肃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正向激励机制,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求真务实作风干事创业。 70年来,甘肃综合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甘肃未来发展前景光明而美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做好甘肃工作,确保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构建新格局、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乡村呈现新面貌、人民群众过上新生活上见到更大成效,努力把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数读甘肃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08日 10 版)
好日子 干出来
地处内陆的甘肃,过去贫困问题突出,定西、临夏等地古来就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片久困于穷的土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扶贫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集中连片推进的区域性扶贫开发、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三个第一”的典型经验,就诞生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绣花功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甘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减贫581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1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
眼下,甘肃全省上下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坚决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08日 11 版)
补短板,强弱项,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记者 董洪亮 付 文 银 燕 王锦涛
7月22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树村,骄阳似火。
咚,咚,咚……哒,哒,哒……扶贫车间里,榔头敲击声和缝纫机踏板声交织,马梅芳和工友们干得热火朝天。这里,是由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援建的扶贫车间,专门制造环卫工人服装。
“一件衣服6个纽扣,我一天能打五六十件。”马梅芳今年18岁,是邻近的吊湾村人。
去年,从职校毕业之后,马梅芳原本想外出打工。可上有年长的爷爷奶奶、下有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她眼瞅着父母日夜操劳,就打消了出去闯闯的念头。
“现在拿计件工资,一个月1400元左右。虽然不算多,但离家近,能帮衬父母。”马梅芳说,从家里到车间不过15分钟路程,上下班很方便。
像这样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临夏已建成155个,吸纳就业83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955人,人均月收入约2000元。同时针对文盲半文盲人员多的实际,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为拿工资的产业工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既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促进了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取得了扶贫又扶志的综合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累计减贫5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降到5.6%,75个贫困县中有36个实现脱贫摘帽。但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甘肃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着眼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甘肃既不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允许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和安全饮水“3+1”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下足“绣花功夫”,避免“两不愁、三保障”留死角。
“从小到大,我喝了几十年的雨水、盐碱水。”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老支书马占海回忆,当年乡亲们要么喝雨水或者河沟里的盐碱水,要么往返30公里到洮河取水。如今,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看着自来水哗哗地流,那感觉像是在做梦。”马占海感慨。
截至目前,甘肃24万农户供水不稳定问题得到基本解决,79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全部开工,冬季冻管改造工程已纳入年度建设方案同步实施。
对失辍学学生指定包抓干部劝返稳学,采取单独编班、普职融合等方式分类施教,到2018年底,全省累计劝返复学儿童少年23716人,控辍保学成效位居全国前列;为1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一人一策”健康帮扶管理卡,确保其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安置住房已竣工10.3万套、竣工率90%,搬迁入住40万人、入住率80%。截至6月底,“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已完工2.39万户,竣工率达92.07%。
针对贫困群众收入不达标的瓶颈制约,甘肃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和“短平快”增收小产业,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覆盖面逐步扩大。
2016年,镇原县虎泉村村民李会银在家开办了服装加工家庭作坊。获悉贫困户赵艳艳因为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后,李会银将她聘请到自己家庭作坊上班。
如今,赵艳艳已经成长为一名熟练工,“离家近,既照顾了孩子,又增加了家庭收入,一个月工资有1700元左右。”
围绕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甘肃组织40个省直部门出台年度专项工作方案,引导各方面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截至目前,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30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21个,基本完成整改6个。增派补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10148人,做到了贫困户“户户有帮扶”。
“这几年,先赚点钱贴补家用,帮着照顾下家里人。”说起未来,马梅芳满眼憧憬,“等我学会了剪裁手艺,我还是想到沿海城市去看一看。”
平凉 产业扶贫热气腾腾
记者 付 文
自从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平凉市崆峒区白庙乡柴寺村农民兰克目走路都觉得轻快多了。
7口人、4亩地,兰克目一家过去一直为生活发愁。“地里全种了玉米,却连孩子学费都凑不齐。也去建筑工地当过小工,两口子加起来一天才挣四五十元。”
2014年,凭着5万元精准扶贫产业贷款,又借了2万元,兰克目买了2头母牛,盖起了棚圈。
“以前就想过干养殖,但是没启动资金。”2016年,兰克目摘掉了穷帽,成功脱贫。眼下,他养了14头牛,“今年已经卖了3头,收入4万多元。”兰克目说。
在柴寺村,像兰克目这样的养殖户有210户,其中贫困户就有38户。到2018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从10.3%下降至1.16%。
平凉市扶贫办相关人士介绍,为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平凉把牛、果、劳务三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确立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
在灵台县,全县所有的财政投资项目,用工三成以上来自当地贫困户。
李家庄村村民白能女一家,原本安居乐业。没成想,大前年老公乘坐亲戚的三轮车时遭遇事故,丧失劳动能力。再加上儿子上大学,顶梁柱塌了的白能女,只能在家附近兜兜转转干点零工。
2017年9月,在村干部介绍下,白能女来到镇上的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打工,“一天60元,比我当小工赚得多。”
平凉产业扶贫工作结出硕果: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8.75万人,4年减贫31.8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345个贫困村脱贫退出。
南梁 红色旅游助农增收
记者 付 文
小米饭、老豆腐,土鸡肉、土猪肉……在华池县南梁镇“红色庄园一号院”,土产美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品尝。
“每天都有100多人来吃饭,有时候能忙到夜里九十点。”店主郭翠玲每天一大早就得起来忙活,“鸡和猪都是自家养的,来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2015年5月,在政府引导支持下,郭翠玲建成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开业仅半年,纯收入就达7万元。在她带动下,全村建成农家乐16家,成为农家乐示范区。“从开业到现在,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
而之前,郭翠玲两口子日子过得紧巴巴。“3个孩子要上学,老人身体也不行,再加上箍窑洞,钱紧得很!”郭翠玲说,“赶上了好时代,再苦再累也是甜日子!”
南梁,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陕甘边区军委旧址等39处红色革命遗迹。
2004年,南梁革命纪念馆成为国家首批重点打造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随着南梁红色小镇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红色资源逐渐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今年清明节之后,纪念馆每天访客量都在1000人次左右。”南梁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文彪说。
“我们创办了南梁干部学院,截至6月底,共承办培训40余期,7000余人次接受培训。”华池县南梁红色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林江介绍。
如今,南梁红色旅游小镇共有特色餐馆48家、旅店11家,1500多人直接从事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销售。
2018年,南梁红色景区接待游客17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13亿元。旅游收入占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护生态 接力干
甘肃地域辽阔,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
70年来,一代代陇原儿女接续奋斗,累计完成造林1.56亿亩、天保工程3.15亿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6%提高到11.3%,有效发挥了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祁连山等生态破坏问题,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气、水、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日报》(2019年08月08日 12 版)
PM10、PM2.5浓度连续7年下降治出来的“兰州蓝”
记者 董洪亮 银 燕
“空气好,我每天都要出来遛弯。”家住兰州新区彩虹城社区的张大伯高兴地说。2019年1至6月,兰州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6.2%,比2013年同期增加44%;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浓度同比分别降低47.7%和46.3%,已连续7年下降。
作为曾经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兰州蓝”来之不易。
近年来,兰州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改造,投资近30亿元对全市2060台燃煤锅炉实行换血式“改气、改电”和并网,启动实施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原煤散烧锅炉彻底退出。同时,开展居民散煤分类治理,启动实施城区居民散煤污染三年综合治理,今年底前城区18.6万台居民燃煤小火炉将基本退出城市建成区;农村集中统一配送优质燃煤,市财政每年拿出近2000万元给予优质煤炭补贴,大幅削减煤烟型污染。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兰州启动实施107家企业出城入园工作,腾出主城区环境容量,改善城市产业结构;投入近20亿元对涉及火电、钢铁、化工等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开展升级改造,其中城区燃煤电厂全部实现了超低排放。综合整治680家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单位,对117家“散乱污”企业采取“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措施分类整治。
持续“兰州蓝”,需要精细管理。兰州市环境监察局监察三科直接监管兰州石化、西固热电、范家坪热电等单位,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高温天气里,监察三科副科长马青穿梭在石化、电厂等企业各个装置之间。为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她经常爬上企业几十米高的脱硫塔、烟囱检查,爬上厂房房顶高空查看污染物排放口。
天上看 地上查 网上管“天眼”守护祁连山
记者 付 文
“现在,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域上哪怕多了一间小平房,我们也能‘看得到’,并立即提醒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张掖市环保局副调研员韩多钢介绍。
2017年,张掖市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生态环境一体化监测网络。该网络运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监测等技术,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这个网络就像是个‘天眼’,能及时准确判断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韩多钢说,自去年7月以来,“天眼”监测平台共发现218个疑似问题点位。“我们对所有点位进行了走访核实,目前祁连山生态环境已实现常态化监管。”
在这套生态环保信息监控系统上,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获取任何一家排放企业的实时数据。记者随机输入一家公司名称后查询,系统随即跳转至该公司的视频监控画面,并显示了实时烟尘排放数据——30毫克每立方米,符合排放标准。
韩多钢说,通过对卫星数据的获取,由过去环保部每半年反馈一次,缩短到目前每两天获取一次,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消除了监测盲区盲点。
张掖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杨树林介绍,截至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矿业权全部退出;水利水电开发项目全部整治规范,6座在建水电站已停建退出,七一冰川旅游景区等彻底关闭退出;草原超载过牧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定西市森林覆盖率从5.16%增加到12.04%黄土旱塬披绿装
记者 银 燕
盛夏时节,走进定西市安定区南山,绿色蔓延。而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2017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定西的福建省福州市,从生态扶贫入手,出资援建生态林。3个年头过去,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积1.11万亩,投资4599万元。
定西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高。当地人常说,在定西,种活一棵树不比养一个孩子容易。
“在定西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造林的关键是解决缺水难题。”福州市帮扶定西挂职干部林宇说,他们多管齐下,选择耐旱树种,在造林时添加保水剂,同时配套建设水利设施,这才有了脚下的这一片绿野。
对绿色的执着,支撑着这里的人们种树不停歇。
走进安定区车道岭林场,大小8座山梁、50多条沟湾,1.3万多亩的土地披上了绿装,这是林场老职工王富军和同事们用近30年青春和汗水浇灌出的绿色。
在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过去50年里,许志强和许志刚两兄弟,用一铁锹一铁锹种出来的绿树,填满400亩沟壑与荒野。他们说还要一直种下去,直到种不动的那天。
……
截至2019年7月,定西市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5%,有林地面积达到343.4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初的5.16%增加到12.04%。遥感卫星图显示:近20年里,定西的绿色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范围不断扩大。
三代人坚守38年茫茫荒漠变林海
记者 董洪亮 银 燕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和其他5位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石银山、程生学、罗兴全、王志鹏就坐上工程车进沙漠了。
38年前,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的八步沙,曾是甘肃省古浪县生态最恶劣的地方之一。
上世纪80年代,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携手土门镇另5位农民,封沙造林、治理沙害。6个老汉节衣缩食,凑钱买树苗,靠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个大水桶、几把铁锨,开始了治沙造林。
三代人,38年坚守,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把茫茫荒漠变成了葱茏林海,让这里的乡亲告别了“张嘴吃沙”的生活。
“不抓紧浇水,今年新定植的柠条、花棒、梭梭就要渴死了。栽一棵树不容易,管起来更难呀。”郭万刚心疼地说。
6点不到,一行人已走进沙漠腹地。“这个月已经是第二次浇水了,一年下来要浇个四五次水。”郭万刚说,需要浇灌的面积达3000亩,一车水10立方米,一天要拉六七车。前几年,郭万刚去内蒙古、宁夏学习治沙技术、育林经验,在沙漠里种上抗旱、耐盐碱的树种。“这些沙生植物耐旱,好活。”郭万刚说,通过改变树种、在梭梭种植林铺设滴管等节水方法,每亩地用水从原来的100立方米降到7立方米。
站在高处俯瞰,梭梭成林,植被茂密,各种红的、粉的、紫的野花装点着黄沙,一望无际的草方格整齐分割的沙丘,披着“绿装”连绵起伏伸向大漠深处……
转作风 开新局
甘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下大力气解决“四风”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干部争做“服务员”;勤栽梧桐树,招纳天下英才;压实责任,强化担当,创建文明城市……坚持在实干中转作风,甘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和毅力,书写富民兴陇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19年08月08日 13 版)
甘当“店小二” 改革优服务
记者 王锦涛
“从项目洽谈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不到4个月,前期手续办理不到30天。搁过去,光办手续就至少需要半年。”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韦诗彬说。
近年来,甘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流程再造,让市场主体“少跑路”“不跑路”。2018年,兰州新区率先实行承诺制改革,企业在办理项目登记备案等必要手续后,可签订投资项目承诺书,允许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相关手续,即可领取施工许可证。
在位于兰州新区的年产5万吨高档电解铜箔建设项目工地,韦诗彬指着眼前一栋栋完工的厂房向记者介绍,“预计8月20日正式投产,将推动甘肃有色金属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要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理念,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有新举措,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有新行动,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口碑增强吸附力。”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说。
“截至目前,甘肃已将90%以上项目审批事项下放市州和省直行业部门。投资项目开工前的报建审批事项由57项减至35项,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将18项事项核准权限取消或下放省直或市(州)行业管理部门,打通投资项目开工前‘最后一公里’。”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两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甘肃唱响“店小二”精神,深化“保姆式”服务,开展转变作风、改善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58条政策。据统计,今年1至4月,全省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07个,到位资金579.53亿元,同比增长9.46%。
敢啃“硬骨头” 创建文明城
记者 董洪亮 王锦涛
夏日的兰州,山河披绿、繁花似锦。兰州以转作风、强担当为抓手,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创城攻坚转作风,关键要敢啃‘硬骨头’。”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说,要把创建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实践场,全面考察识别干部工作作风实不实、纪律要求严不严,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责任不实的,必须严肃追责问责,真正形成真抓严管的创建氛围。
今年以来,兰州突出问题导向,组织两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模拟测评,测评点位达2340个。对发现的问题,累计下发实地点位问题通知单(通报)54期,要求限期整改,对标提升。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共治理完成960处、557.46万平方米。加大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清理整治力度,清理取缔各类摊点7007处。
“为压实责任,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与79个区县(部门)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指标、层层落实责任,构建起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创建责任体系。”兰州市文明办主任崔峰巍说,各级干部按照创城任务目标,集中整治集贸(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楼院、背街小巷、市辖区乡镇等区域。
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胡家湾村,村口过去常年环境脏乱。村里下大力气整改,如今这里成了村民散步、跳舞、下棋的休闲广场,“家门口好看,心里头舒坦!”村民纷纷点赞。
“只有转变作风,尊重民意,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群众才会发自内心支持、参与创建活动。”崔峰巍说。
用人尽其才 引得凤凰来
记者 王锦涛
今年,是侯小琳来到兰州大学工作的第二年。年初,他荣获国际放射分析与核化学领域最高奖——赫维西奖章,成为继导师柴之芳院士后获得该奖章的第二位中国人。
侯小琳2018年6月全职加入兰州大学。“兰州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侯小琳说,兰州大学最吸引他的,是干事创业“拧成一股绳”的劲头。
今年,是刘翔来到兰州大学工作的第十年。他的团队已成长为我国强子物理研究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
“当初选择兰州大学,是被学校对人才的重视所打动。”刘翔说,学校因人施策,分类考核,鼓励擅长科研的老师做项目,热爱教学的老师专心教书。
近年来,兰州大学着力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仅2018年,学校新进教学科研人员118人,其中新增院士5人、国家人才工程入选者22人、海外人才37人。“2018年,我们止住了人才队伍非正常流动。”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
此外,兰州大学还打破现有人才资历年限壁垒,设置青年教授岗位,对引进的优秀人才设置青年研究员岗位。全校先后有34位青年教师受聘青年教授,57位引进人才受聘青年研究员。
“兰州大学既然不具备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就要努力创造学术环境优势,建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新机制。”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说,通过开展分类评价机制改革,按照不同学科、学科发展不同阶段、各类成果和业绩贡献形式进行分类评价,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让人才不光能“引进来”,还要能“留得住”“用得好”。
驻村工作队 帮扶进家门
记者 董洪亮 付 文
“我都脱贫了,驻村工作队还这么关心我,常到家里问我还有什么困难,真是比亲戚还亲!”崇信县赵湾村村民苏丑子,逢人便夸驻村工作队的干部。
今年51岁的苏丑子,和两个哥哥、侄子、侄女生活在一起。两个哥哥长期患有慢性病,几乎丧失劳动能力;侄子智力有问题,侄女手指不全。五口之家,全靠苏丑子一人赚钱养活。
祸不单行。苏丑子外出打工时遭遇意外,右腿截肢。“最困难的时候,我一个人躲着哭。”2016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家这个烂光景,咋可能扶得起来?”
“没想到,驻村工作队员几乎每周都来我家两三次,跟我讲解帮扶政策、商议致富门路。”老苏说,“得知我曾经养过牛,工作队帮我申请了政策补贴,我一口气养了4头牛。”
“去年9月,一只牛娃子突然发病,把我急得个半死。工作队干部连夜请来兽医,抢救了回来。”苏丑子搓着手说。
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苏丑子的侄子、侄女也接受了免费技能培训,并在县城的服装店、酒店找到了工作。去年,苏丑子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4月29日,甘肃省政府批准崇信县退出贫困县。“摘了帽,不能撤摊子。”崇信县委书记王锦说,县里全面排查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健康扶贫和安全饮水方面的短板问题,建立任务清单、制定具体方案,对账销号,见底清零。
“前天,工作队干部又来了,问我家里还有啥困难。”苏丑子说,“政策这么好,我更要加油干,坚决不能拖后腿!”
布楞沟村看今昔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村如其名,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一度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最偏僻贫困的村。
这里曾经吃水难,要么喝雨水或者河沟里的盐碱水,要么往返30公里到洮河取水;行路难,全村都是土路,又窄又陡;住房难,八成以上群众住的是土坯危房;上学难,村里只有一个三年制教学点……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总书记殷殷嘱托。
如今,水引来了,路修通了,当年的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得以明显改变。曾经被贫穷捆住手脚的乡亲们,轻装上阵,奔跑在致富路上。
2012年底,布楞沟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24元,贫困发生率高达96%;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3419元,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底,人均纯收入增长到6815元。(付 文)
《人民日报》( 2019年08月08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