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亚光)记者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科研人员近日在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监测三江源地区时,发现并记录到近200段欧亚水獭活动影像,对于推动学界了解该物种习性具有重要价值。
青海“生态之窗”位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于2016年6月建成。借助布设于各地的高分辨率远程控制摄像头,“生态之窗”可实时监测三江源部分生态热点区的最新状况,最远监测半径达15公里,拍摄到的野生动物毛发清晰可见。
2018年12月,青海“生态之窗”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河、扎曲河沿线新增设6台高清摄像头,截至目前已拍摄到近200段欧亚水獭活动影像及数千张相关照片。
青海“生态之窗”负责人李宏奇说,通过分析监测到的实时画面,研究人员发现欧亚水獭大多于夜间活动,主食河中鱼类,巢穴多设于河道旁的岩洞内,对栖息地周围的水质要求极高。
李宏奇表示,上述珍贵影像已被储存到数据库中,今年年末,科研人员将对包括欧亚水獭活动画面在内的全部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深入了解三江源地区各生态系统状况及物种生存状况。
记者在三江源地区采访了解到,受气候变化及人为因素影响,欧亚水獭在当地曾一度踪迹难觅。近几年,该物种开始频繁现身于长江源地区及澜沧江源地区。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2015年,欧亚水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