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热线”
——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一心向党的故事
(记者 洪玉杰 孙海玲)
“奶奶,我来了。”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布德老人不自觉地再三抖擞自己的身体,然后使劲抬头望向窗外……
来的不是别人,是布德老人心心念念的尼都塔生,两人相见对视一眼,尼都塔生习惯性地蹲下身,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脸颊便轻轻地贴上去了,一切显得那么得亲近、自然。
“只要老乡有困难,咱能帮多少算多少。”在尼都塔生帮扶的孤寡老人中,今年74岁的布德老人就住在挨着连队的村子。因为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现在腿脚不便。年过40的儿子常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一人独自生活。
每周看望老人成为尼都塔生雷打不动的习惯,简单的问候,带上老人爱吃的糌粑、酥油和一些生活用品,这样的习惯已经有3个年头了。
部队里,尼都塔生是第76集团军玉树骑兵连连长,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巴塘草原牧民群众的心里,他还是替牧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知心人,更是老人心目中的“好儿子”。
每每军事训练之余,尼都塔生想得最多的是如何通过骑兵连帮扶为真正需要帮助的牧民群众带去温暖?如何让藏族同胞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军民团结。
在草原纠纷的一线,在孤寡老人的家里,在孤儿姐弟的学校里……只要有牧民群众需要的地方都会有尼都塔生活跃的身影。如今,尼都塔生的电话成了“草原热线”,老乡们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我们都是草原的孩子,都是康巴汉子,应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不应该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动手……”通过一番调节和劝说,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伊西才仁和土多才仁放下手中的“武器”,慢慢恢复平静。
2016年4月的一天,牧民伊西才仁将牛羊放到驻训点周围,与巴塘乡铁力角村的牧民土多才仁产生草场纠纷。尼都塔生闻讯后立刻赶到现场调解。最终,两人不仅握手言和,还约定可以到对方草场放牧。
“没有认识尼都塔生之前,遇到草原纠纷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架,打得两败俱伤后,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倒积压了很多怨恨。遇到他以后我们知道了纠纷还可以通过用其他方式解决。”说起三年前的那场草场纠纷,土多才仁满脸愧疚。
“连长的电话就是‘草原热线’,经常被‘打爆’!”玉树独立骑兵连军马勤务班的战士马海波说。
有一次牧民武玉兰家的牦牛被车撞了,她第一时间打电话,请求尼都塔生帮助。
草原上的四月,风夹着雪,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接到电话的尼都塔生冒着风雪、打着手电,带着军马卫生员李广岳赶赴武玉兰家中成功救治了牦牛。
“牛被撞伤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给尼都打电话,没过一会,他和几名解放军来家里,帮我医治撞伤的牛,后来还多次过来查看,直到把牛治好。”武玉兰说。
为了表达心中的感谢,武玉兰拿出财物想给尼都塔生,但他坚决不收。这份恩情一直记在武玉兰心中,她把骑兵连官兵看作家人,战士们的衣服破了,她总是主动帮他们缝好。
“不管我们遇到啥难事总能看到尼都的身影。”
“见到尼都就觉得温暖。”
“解放军就是我们的亲人。”
……
尼都塔生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但贵在初心不改、积土成山。他执着的信念影响和感召着当地人,让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