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递上一份异地办学的民生答卷
分类:玉树新闻

  每6元财政支出教育占比1元、连续5年决策制定“千人计划”——

  玉树:递上一份异地办学的民生答卷

  (洪玉杰) 国家“两基”攻坚计划的完成和灾后重建取得伟大胜利后,玉树藏族自治州初中毕业生数量“井喷式”增长。

  数据显示:2014年玉树州初中毕业生3156人,2015年增长到4300人,2016年达到6400名,最近三年初中毕业生都在6400人左右。高中入学率空前提高,地方原有高中教学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地方无法及时有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倒逼”玉树不得不借助内地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异地办学。

  自此,以推进教育发展、提升人民福祉、厚植人才土壤、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基本出发点,玉树教育事业迈入史上投入力度最大、办学条件改善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跨越式发展时期。

  把发展教育当作第一民生工程

  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东风,2010年历时八年的“两基”攻坚战完成,实现了玉树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同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山河破碎,家园不再。历尽伟大的灾后重建,对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总体体量不大的玉树面临教育“赶考”的窘境。

  面对“井喷式”增长的初中毕业生生源,如何才能办出大教育?这是玉树面临的时代命题,也是玉树最大的民生工程和精准扶贫工程。

  玉树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周明邦坦言:经历了马背、帐篷、走读和简易教学点等曲折艰难的历程,玉树教育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玉树大办异地办学的郑重承诺。

  一边是“自给自足”。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加大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力度,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改善校均规模进一步扩大,促进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政府每年财政支出的6元中,教育占比就有1元。

  另一边是“借船出海”。为了让更多的农牧民孩子接受内地省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玉树州把高中教育异地办班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缩小教育区域差距、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截至目前,已在北京、四川等4个省市的14所学校举办玉树高中班,累计送出异地高中生7073人,并累计补助资金1.5784亿元。同时,玉树州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为建档立卡户高中生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累计补助1414万元,共惠及贫困生4984人。

  一句话,不管是从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看,还是从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论,玉树教育事业发展已今非昔比。

  谋实、谋深、谋远做强、做优、做深

  玉树异地办学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期。2008年在辽宁翔宇中学初创玉树内高班。初创期既承担了分化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也承担了探索异地办学基本规律与机制的双重任务。灾后重建探索期。为疏解玉树灾后重建教育资源的不足,以转移就学为主要形式的异地办学,先后向省内外转移玉树学生,建立了初步的异地办学工作机制。2015年,将异地办学作为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提升玉树教育质量、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的载体,制定了“异地办学千人计划”发展规划,玉树异地办学走上了规模化、成熟化发展道路。

  本着以人为本、为民办学的教育理念,玉树对所有高中学生进行“两免一补”教育惠民政策,从2015年起累计支出政府补助资金超过1.57亿元,同时将异地办学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从2017年起连续三年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高中生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累计补助1414万元。为使玉树学生享受到低收费高质量教育,力争完全实现贫困子女异地就读全免费,走在了全国教育精准扶贫的前列。

  质量是异地办学的关注点和生命线,玉树从2015年起,每年组织州内外优秀教师组成质量巡回监测工作组,对各学校办学情况进行检查监测;从2016年起步,实行州内外学校同步、同时、同卷,学科从最初的藏文一科扩展到高中全科;各异地承办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在管理机构建设、师资配备、课程设置上做到最优、最强,小步快速提升等方式夯实玉树学生的基础知识,构建基本技能网格化。

  以普通高考为例,在加分条件下,2019年玉树州本科上线人数突破700人关口,其中异地班本预科上线人数414人,占比上线人数近六成,同比全省民考民本科计划比例的16%高出14.5个百分点。

  让每一个农牧民家庭能有一个“文化人”

  没有一项事业像异地办班那样寄托着如此之多的希望,因为它关系着玉树的当下和未来,沟通着三江源头的现实和理想。

  同样,没有一项事业像异地办班那样承载着如此之重的使命,因为它不仅成就每一个人与家庭,而且荣耀民族,富强地域。

  累计异地办学7073人,补助资金超过1.57亿元,让广大农牧民子女和精准扶贫户子女接受异地优质教育资源,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提高教育扶贫质量的重要抓手。

  从异地办班,到异地办学,都是让更多的农牧民孩子接受发达内地省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玉树地方初中生上高中难的问题,但其产生的政治意义和现实价值十分重大,都从“学生学业成绩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意识明显提高”两个方面突显。通过在内地发达省市学习生活,加强了与内地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进一步树牢了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五个认同”思想,一场开发与保护、传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为主题的嬗变正在上演。

  就在今年全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玉树州州长才让太说:“玉树州大中专院校在校生一年能达到5000人,这在5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每一个农牧民家庭,包括贫困家庭,能有一个大中专毕业生,能有一个‘文化人’。”

  每一个农牧民家庭能有一个“文化人”,一个孩子能带动一个家庭,能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能影响更多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用知识改变命运,让其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不仅让家庭改变,也让家乡改变。

  异地办学,这一场教育资源与发展的“合谋”,带来的是玉树民族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如生长在青藏高原美丽而质朴的格桑花,跟他们的理想一样宏大、高远。

上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下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守土有责 守土有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