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行得正 站得直 有人跟
分类:迪庆新闻 香格里拉网

行得正 站得直 有人跟

——维西县保和镇高泉村第二支部书记、河西村民小组组长王玉芬二三事

杨洪程

河西村民小组在创建“四美”活动中被评为维西县“最美村庄”。“美丽河西”的名字传遍永春河畔、澜沧江边。

“我没有什么经验值得交流的,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行得正、站得直、有人跟!”今年3月中旬,保和镇“四美”创建现场推进会召开,与会同志现场观摩了高泉村河西组最美村庄创建情况。高泉村第二支部书记、河西村民小组组长王玉芬在交流经验时如是说。

王玉芬为什么能把全组人团结在一起,就在七个字:敢说、敢做、敢担当。她主动承担责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王玉芬:行得正 站得直 有人跟

唤醒自强意识

王玉芬就是一面自强不息的镜子。10多年前,她的丈夫因患上严重的类风湿而失去劳动能力,她以坚强的意志支撑起这个上老下小缺少劳动力的家。让人羡慕的是,王玉芬用勤劳打造出一个幸福家庭:夫妻俩恩恩爱爱,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儿子搞运输赚钱,80多岁的老母亲脸上时时充满慈祥的笑容。家里庭院整洁、装潢讲究、窗明几净、四季花香。

“我们家好过了,但很多群众还不好过,我要带动更多的人好过起来。”王玉芬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河西村民小组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条件好起来了,部分群众“小富即安”的思想开始抬头。最为典型的是,按照维西县委、政府关于开展“四美”创建活动的要求,高泉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到群众家中做宣传动员工作,有部分群众说:“现在,我们村(我们家)的情况好了,不用再搞什么环境整治了。”

没有群众的参与,创建“四美”工作停滞不前!找到“病灶”就要对症下药。在村“两委”、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第二支部、河西村民小组建立了《党员挂户创“四美”制度》。

制度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党员干部带头。河西村民小组建档立卡户普志刚情况十分特殊,他上有81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孩子,还要照顾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的弟弟。王玉芬主动请缨挂钩这一户。自从挂钩普志刚户后,王玉芬手把手教普志刚整理家庭内务,督促他搞好家人及个人卫生,在王玉芬的帮助下,普志刚家发生了较大变化。

“王书记的话我喜欢听,她对我们家太好了。”普志刚说。

近年来,王玉芬把普志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她带着河西村民小组的党员和妇女积极分子帮助普志刚家种地、收庄稼,还帮助普志刚家发展养猪业。生活逐渐好起来的普志刚深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王玉芬的行动是无声的动员令。党员们从自己做起,做到个人整洁、家庭整洁、房前屋后整洁,同时,入户对挂联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帮助群众开展家庭内务整理。党支部还组织开展“最美家庭”现场观摩活动,用榜样引领群众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群众行动起来了,村子变美了,家庭变整洁了,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起来,脱贫攻坚的动力就更足了。

哪里任务艰巨,那里就有王玉芬和党员们的身影。义务植树、清理河道、建设绿色家园是支部党员活动的主题之一。今年以来,高泉村第二支部党员利用支部主题日活动开展义务植树、清河行动3次,共种植1万多株苗木,开展清理河道行动8次。在党员的带动下,群众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绿美河西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森林覆盖率达到95%。

“刚开始动员群众整治环境卫生时,有的群众不理解,跟我吵架,甚至用难听的话骂我。后来,跟我吵架的群众成了我的朋友。保护环境、搞卫生已经成了群众的行为自觉。对此,我的体会是只要你行得正、站得直,就有人跟你。”

唤醒集体意识

王玉芬就是一面热爱集体的镜子。从去年11月开始,王玉芬带着河西村民小组的党员开始了创办集体经济的探索,没有资金她就自己垫支,党员集体劳动时没有伙食费她也自己出。通过努力,河西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初见成效:建成了6亩白芨基地、6亩魔芋基地,并与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

“我付出一点是应该的。因为没有集体经济,我们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就难以体现。今后,我们要在党员带头下,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把集体经济做强、做大,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王玉芬说。

“在我将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是党组织让我重新站了起来,感谢支部书记王玉芬,感谢党委、感谢政府!”李正先逢人就这么说。

是什么事情让他感激涕零呢?

李正先是河西村民小组一个特殊的贫困家庭。早年,他跟妻子离异后,带着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多年后,步入老年的李正先身患疾病无法再外出务工,只好选择回到老家。尽管在外务工多年,但李正先没有一分积蓄,唯一的儿子习惯了城市里的打工生活,不愿再回到农村。

回到老家,眼前的情景令李正先心痛不已——不到3分的住房用地和即将倒塌的一间破房子。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李正先说:“谷怕秋夜雨,人怕老来穷。人到晚年,却把自己混成了这副模样,真寒心!”

就在李正先心灰意冷的时候,精准扶贫政策的阳光照进了他的心坎,党组织帮助他重新建立了生活的信心。2016年初,在保和镇党委政府和挂钩单位的关心下,筹措到两万元建房资金。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两万元买建筑材料都不够,李正先又没有一分积蓄,怎么办呢?

正当李正先一筹莫展时,王玉芬带领全体党员出现在李正先面前。大家争先恐后地帮李正先拆除危房,建设新房。

王玉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家在路沿上面,从公路到他家还需要步行百来米,交通非常不便,当时正是雨季,也是春耕备耕时期,全体党员冒着小雨,背着篮子,把水泥、沙子、砖头等建筑材料一篮一篮地背上去,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尽心尽力地帮李正先建房,参与人员中甚至有60多岁的老党员。见到党员义务为李正先建房,很多群众也加入到义务帮工队伍中。”

近3个月,高泉村党员和群众累计投入189个工日,完成了建房任务。李正先从以前破旧不堪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有独立的厨房、洗澡间、卫生间和整洁的庭院,家安好了,李正先脱贫摘帽的精气神更足了。

去年7月,仓巴席村民小组蜂学文家房屋由于输电线路老化起火,造成火灾。王玉芬迅速召集党员、群众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制服了火魔,把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次日,党员、群众又为蜂学文家拆除了旧房,并组织捐款,为受灾户重建积极贡献力量。

第二支部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积极与挂钩单位联系,及时反映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去年以来,共争取到30吨大米和棉被等物资,发放给困难群众,焐热了困难群众的心。


上一篇:迪庆州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
下一篇:也谈高考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