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信物
——尼都塔生一家四代一心向党的故事
(记者 洪玉杰 孙海玲)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像哥哥姐姐一样,也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也要像哥哥一样,骑上高大的军马。”
这样的话语,从黑瘦、弱小,略有羞涩感的13岁的才拉和弟弟才松保嘴里说出,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见到姐姐才拉和弟弟才松保的那天,正好是个周末。两人口中提起的“哥哥姐姐”,便是尼都塔生和他的妻子陈玉英。
姐弟俩人都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学,离尼都塔生所在的骑兵连只有半小时的车程。
“我们是2014年开始资助才拉姐弟俩上学的,他们的父亲是个外来人,以屠宰牲畜为生计,后面去世了。他们的母亲因为受打击,精神不正常了。”尼都塔生的妻子陈玉英一边整理着给姐弟俩人新买的衣服和鞋子,一边跟我们讲起关于“定情信物”的故事。
才拉和才松保姐弟是妻子陈玉英最先开始资助的,与尼都塔生刚刚相识后,妻子还担心过尼都塔生会有不同意见。但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够让热心肠的尼都塔生置之不理,不但没能从尼都塔生的嘴里说出半个“不”字,对姐弟俩人的关照比对待妻子陈玉英还上心。
就在他们二人考虑结婚时,两人心有默契地将这样的资助当作“定情信物”,约定只要姐弟两人愿意,他们就资助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从此以后,姐弟俩成了尼都塔生夫妻心头的牵挂,也成了他们每周必来看望的“孩子”。
姐姐才拉是个爱读书的姑娘,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看过的世界名著特别多,每每尼都塔生买来新书,才拉总是爱不释手,书的空白处写了不少读书小笔记。
弟弟才松保显得调皮得多,瘦小的身躯,红扑扑的小脸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总能传递出一股坚毅、勇敢的力量。
“两个孩子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是他们的不幸,但是能够遇到像尼都塔生夫妻这样有爱心的人,是大幸。好人做的好事都会记在石头上,风吹不掉,雨打不掉。”玉树市第二完全小学的陈秀兰曾经是姐姐才拉的语文教师,现在是弟弟的老师。说起尼都塔生夫妻对两个孩子的照顾,她竖起了大拇指。
“在我们心里,他们俩就是我们的孩子。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从精神上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才是我们的初衷。”尼都塔生这样说道。
夫妻二人的资助行为得到了一家人的认可,夫妻俩人工作忙时,给孩子买文具、衣服、鞋子的事情就都落到了尼都塔生的母亲卓玛才吉身上,而父亲东坝阿宝则成为了“结账专员”。老两口还细心记下了姐弟俩的衣服、鞋子尺码和喜好。
采访时,我们注意到,玩队列游戏的姐弟俩人瘦小的身板挺得很直、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