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凉山综合帮扶工作队
分类:阿坝新闻 四川日报

 ——"90后"夫妻拼在脱贫攻坚一线


四川日报记者 侯冲

  1月28日上午,昭觉县博洛乡书你子村驻村干部韩鸿宇,与县水务局的工作人员爬上半山腰,修理村里的水窖。同一时间,韩鸿宇的妻子、博洛乡普洛村驻村干部任萍莉戴着草帽,去村里易地扶贫搬迁点查看施工进度。“这里冬天得戴草帽,紫外线太强。”任萍莉向记者分享她的防晒心得。

  去年6月,我省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这些人中,共有26对夫妻。韩鸿宇和任萍莉,是平均年龄最小的一对夫妻。

  “有他在,啥子都好”

  28日傍晚,韩鸿宇在博洛乡帮扶队员的食堂里,快速地切肉。站在一旁的任萍莉,剥了几根竹笋。由于平时忙于工作,韩鸿宇又住在山上,夫妻俩共同准备晚饭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当初一起到凉山参加综合帮扶,夫妻俩这个决定下得艰难。韩鸿宇首先申请来凉山帮扶,“我在原单位做民政工作,觉得扶贫工作很有意义”。听了他的想法后,任萍莉开始不同意。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她决定与爱人一同前往,“有他在,啥子都好”。

  两人学的都是畜牧专业,又在雅安市石棉县的乡镇干过一年,对农村不陌生。但博洛乡条件十分有限,唯一的一栋3层小楼是学校,坐落在山坳里的乡政府仅有一排平房,周围住着几户人家;一座石桥几乎被冲毁,汽车只能涉水过河;不远处,是一座桥面绑着木头的吊桥。博洛乡不通硬化路,帮扶队员一周外出一次采购物资。

  从乡政府到书你子村,有一条盘山路。路两侧没有护栏,下面是深谷。韩鸿宇有次开车进村,没有注意到一处暗冰,差点跌入深谷。从那以后,任萍莉不再让他开车。

  每次他步行3小时才能到村里。

  “群众想着我,我挺自豪”

  书你子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去年11月建好,现在村民们已陆续搬进新家。1月28日中午,韩鸿宇召集贫困户代表开会,向大家宣讲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不少村民家里都买了沙发、茶几等5件套,当时还从乡里领了1600元补贴。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更要把屋内屋外保持得干干净净。大家记得每天要叠被、扫地,我会随时抽查。”

  在如何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问题上,韩鸿宇认真动了一番脑筋。

  刚来博洛乡时,他免费给村民放电影。电影散场后,留下满地垃圾。第二天,同样的地点,他又给村民放电影。这次提醒村民们将垃圾收拾干净。几次提醒后,乱丢垃圾的现象不复存在。

  冬天孩子们脸上冻得皲裂,他用护肤品给他们搽脸;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第一个站到村民中间……半年多下来,韩鸿宇成了全村的“知心人”。孩子们见到他跑过来问好,老乡担心他饭菜油水少,特意拎来腊肉。韩鸿宇说:“群众想着我,我挺自豪。”

  去年11月,聚居点建设关键时期,韩鸿宇痛风复发。他在床边放盆冷水,实在受不了就把脚泡进盆里止疼。第二天起床,左脚肿得穿不进运动鞋。他二话不说,套上棉拖鞋就往村里赶。

  韩鸿宇计划春节前开几堂厨师课,教村民们炒回锅肉,“教炒菜也是教一门手艺”。

  任萍莉的拼劲一点不输爱人。她帮扶的普洛村3个村民小组分别在3座山上,来去全靠一双腿,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新闻多一点

  最有意义的纪念:

  婚礼上播放脱贫攻坚工作照

  □本报记者 侯冲

  26对夫妻档综合帮扶干部中,“70后”是主力,其次是“80后”,再次是“90后”有9人,“60后”有2人。

  同在喜德县冕山镇中心小学任教的邓建华和张小芳夫妇,是26对夫妻中年龄最大的,他们已在讲台上站了30年。邓建华教四年级数学,张小芳教二年级语文。授课之外,检查卫生成了夫妻俩的常规动作。

  邓建华说:“时时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他们洗手洗脸。一学期下来,我带的班级环境是最好的。”

  “1月2日扯的结婚证。”“90后”夫妻蒋超、肖泓玲今年迎来人生新篇章。肖泓玲住在山上,只有居住的地方有手机信号。担心蒋超联系不上自己,每天入户前,肖泓玲都要在房间里给蒋超发一条短信。

  去年7月12日,蒋超一行人坐面包车进村。车行至半路抛锚,蒋超自己留在车内把方向盘,让其他人下车。下雨湿滑,车辆突然向盘山公路外侧翻近三分之一。下面就是悬崖,蒋超狠打了一把方向盘,才把面包车拉回来。站在车外的肖泓玲吓得“哇”地哭出声来。

  曾经的担惊受怕,如今谈起来风轻云淡。蒋超夫妇将婚期定在2020年底,一是因为现在脱贫攻坚工作繁忙,抽不开时间;二是因为肖泓玲帮扶的村明年退出,到时脱贫、结婚双喜临门。“婚礼上播放脱贫攻坚工作照,绝对是最有意义的纪念!”

 

上一篇:献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川企与故宫博物院签约打造《紫禁城》大型史诗剧
下一篇:四川公开招录745名消防员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