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亮 记者 泽英
如果说走进壤塘,最初是出于教师的使命感,那么让龚仙彦一次次决定留下来,扎根高原,播种未来,则是听从这片土地的深情召唤。
“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们教育援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这里需要我们。”龚仙彦原是绵阳市游仙区石板镇学校的副校长,2013年,他来到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支教,一干就干了近6年。
学高为师 迎难而上提升藏区教育
2013年8月,龚仙彦作为绵阳援建壤塘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要在壤塘县履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就在支教期满时,壤塘县委、县政府为引进绵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计划组建首个藏区“绵阳班”,需由来自绵阳的教师相对独立的管理并亲自执教。
为了让高原藏区的孩子们也能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承,原本可以顺利返回绵阳的龚仙彦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壤塘,并申请担任“绵阳班”的班主任,任教数学学科。
然而,一开始,有着20年教龄的龚仙彦面对这个“绵阳班”却头疼起来。这个班的40个孩子来自壤塘县的各个乡镇,百分之七八十的孩子不会汉语,他只能借助几个略懂汉语的孩子和他们进行交流、教学,尝试着“小翻译”教学模式。
“有限的课堂时间永远不能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于是,龚仙彦早上7点、中午1点准时到班,陪孩子们锻炼、聊天,给孩子们洗脸、放动画片等,在逐步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汉语水平和理解能力。
“绵阳班”在他和团队的带领下,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在各科教学质量方面也一直稳居壤塘县前列,尤其是他本人任教的数学学科一直位居全县第一。
身正为范 真情赢得一声支教“阿爸”
壤塘和绵阳相距600多公里,除了寒暑假和“五一”“十一”假期以外,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龚仙彦都留守在藏区。
将近6年的藏区生活,龚仙彦克服高原反应、气候变化带来的身体不适,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各项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支教期间,龚仙彦对绵阳班的孩子们视如己出,默默地记下了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在孩子们的生日当天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教会孩子们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龚仙彦充分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带他们外出郊游,自费买菜教他们做饭、炒菜,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懂得生活。
用真心换来了真情,龚仙彦不但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龚老师,还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阿爸”。
“有一天,我在课堂上晕倒了,孩子们哭着叫着请同学、找老师帮忙。很多家长也打电话或到学校了解我的病情。”“还有一次,孩子们正在上自习,我家里打电话说我父亲得了重病,生命垂危,我听后眼泪流了出来。班上的娃娃看到我伤心都哭了,当时我非常感动。”龚仙彦对记者讲述着一个个令他感动的时刻。
坚守初心 用奉献谱写民族团结感人乐章
按照援藏计划,2016年7月,龚仙彦便可以离开。在得知龚老师可能要离开的消息后,“绵阳班”的家长们对壤塘县委书记“蛮不讲理”地说:“我们不管,你们要送走龚老师,就必须给我们接回来。”
为了挽留龚老师,“绵阳班”的家长们还向该县相关领导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请愿书,40枚鲜红的指印集体请愿,倾诉着对龚老师的不舍。
当时,龚仙彦的儿子顺利升入高中,他本打算陪儿子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但看到“绵阳班”的孩子和家长们的各种不舍和近乎哀求的挽留,他最终选择了留下。
2018年7月,龚仙彦第三次援藏结束,他的儿子也将进入高三关键期。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教师,分身乏术,本该回绵阳和妻儿团聚的龚仙彦再一次彷徨了。
一边是还未小学毕业的学生和殷殷期盼的家长们,一边是步入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儿子,思前想后,龚仙彦再一次选择了坚守:把“绵阳班”正在上四年级的孩子们教到小学毕业。
“我放不下这40个孩子,这几年和他们有了感情,他们舍不得我,我也不忍心中途离去。”龚仙彦说,“对妻儿的亏欠只有以后回绵阳再弥补了。”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龚仙彦“留守”在壤塘。
一方书桌,三尺讲台,一生光阴,四季流转。龚仙彦老师用手中的粉笔一笔笔勾勒出学生们成长的样子,他说,“等我儿子考上大学,把我的妻子也‘挖’过来。她是高中老师,可以带这些娃娃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