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厅厅长直指当前家校共育误区——
□本报记者李寰江芸涵
“少数家校微信群成为溜须拍马群、盲目攀比群……”2月26日,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发出如此感叹,话题直指当前家校共育的一些误区。
与会者认为,当前家校共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朱世宏特别举例,“一些学校、老师用作业绑架家长,少数家校微信群成为溜须拍马群、盲目攀比群,家长为孩子抢资源、抢名额无所不用其极,今年央视春晚的小品节目‘占位子’就讽刺了这种现象。”
他说,要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教育链条中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环节,广泛宣传“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等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培、共育的良好模式。“也希望各地创新工作机制,引导家庭教育观,从孩子成长阶段、教育方法、人格塑造等方面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
朱世宏的观点,经川报观察客户端报道后,“家校共育应该如何发力”引发不少热议。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小学德育教研员李淑英认为,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必须坚决摒弃功利主义教育观,三者要明确各自角色定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忌焦虑、急躁情绪的传递,要注重实践,积极培育孩子们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也有家长认为,家校共育,关键在于学校要真正“开门办学”,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向家长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在更多时间和领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知道家校共育的重点,了解学校的管理方式。
对此,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非常赞同。她认为,家长与老师只有建立真正良性的关系,孩子的成长才能最大程度受益。“孩子如同‘雷达’,能敏感地捕捉到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赖晗梅说,以东城根街小学为例,学校成立了“家长助教团”,招募家长作为助教,参与学校的工作。同时,学校还有家校共育恳谈会,听取家长的诉求、老师的观点,“只有畅通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渠道,才能减少家校共育中的一些不良之风,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保障”。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邱华也表示,“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即将开设家长课堂,给家长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让家长理性地面对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