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9日电 (郭洪兴)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四川自觉肩负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生态重任,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现场,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岳东就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作了介绍。
着力构建环境保护大格局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认识逐步深化。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国务院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1974年11月就在省革委会建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在全国较早迈开了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具体化。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两个《决定》,均专章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同时,全省各级各部门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不断夯实,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也正在成为生态环保事业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奉献者。
然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断完善。从建立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项政策”,到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等“八项制度”,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体制机制。近年来,四川们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等19个改革方案,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基本建立起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不断健全。坚持用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护环境。先后出台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条例为龙头,覆盖大气、水、地质、自然保护区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法规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密度前所未有,修订出台了四川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法规,今年还出台了省内首次以单独流域立法的沱江条例,标志着四川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规体系日臻完善。
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川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上世纪70年代,国家、省先后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大气污染防治被提上日程。80年代从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限期达标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系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全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2018年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43微克每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1.5%;全省优良天数率84.8%,比2015年提高4.3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三五”国家下达目标任务。成都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9%,优良天数率比2015年增加了40天,摘得了联合国2018年度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同时,碧水保卫战取得明显突破。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一五”规划时期开始,四川就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污水整治等基础性水生态保护工作;1976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全省性环境保护会议,拉开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序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把水污染防治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战役,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8年全省87个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88.5%,同比上升14.9个百分点,10个出川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尤其是曾经全省污染最严重的沱江流域水质从十三五以来的6.25%到2019年6月的81.2%,创近十年最好水平,水清岸绿的美景正在加快实现。
其次,在土壤污染防治扎实开展。2005年至2013年,开展了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攀西地区、成都平原区、川南地区的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突出,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为此,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入资金20亿元,将完成土壤修复治理4.4万余亩;强化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处置能力近150万吨/年,较2015年处置利用能力增加了83万吨/年,增幅达124%。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上报,共计28143个点位、34986个样品、报送有效数据70余万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已完成4514个地块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最后,生态环保督察全面推进。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全覆盖,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不做“稻草人”,始终保持“钉钉子”精神,紧盯问题,不解决问题绝不松手,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扎实推动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梳理的89项整改任务已整改完成47项;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信访件的各类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97.8%;省级环保督察发问题,整改完成率96.7%;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率94.1%。通过环保督察,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一批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难事,整改不走过场,切实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赢得了老百姓点赞。
着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生活环境日渐优美
首先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省几乎没有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改革开放后,四川全省生活污水处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随意排放到达标排放、从量变到质变的变迁;市容环卫行业从城市环境的“清道夫”,转变为城市面貌的“美容师”。2018年,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网达到4.21万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830万吨/日,处理率87.5%,分别较1991年增长了15.7倍、97.8倍、47.9倍。103个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整治竣工84个、整治竣工率81.6%。老百姓身边的臭水沟逐渐变清了,鱼翔浅底已不再是奢望。
然后是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统筹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环境优美示范村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4年开始,历时7年开展红层丘陵区105个县(市、区)找水打井,完成213.5万口井,解决近800万人饮水困难。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日益得到改善。四川全省农村总户数为1857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近70%。四川全省4.6万个行政村中有近4万个行政村配备了保洁员,近50万个村民小组中有20多万个配备了保洁员。四川全省90%行政村建立了垃圾处理机制,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综合利用率68%,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8%,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2.7%。
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 绿色发展动能有效激发
首先是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更加优化。制定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市县“多规合一”。56个县(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居全国第一,面积占全省60%以上。划定14.8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占全省总面积30.5%,围绕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统筹全省城市群、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和生态功能布局,明确以甘孜、阿坝两州为主体的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大小凉山地区不考核GDP,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全域旅游、特色农牧业等绿色产业。
然后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加快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5+1”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二一”型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提升。严把产业项目准入关,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坚决禁止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批准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全面停止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核准,全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116个小水电项目已全部关停。严格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全面完成四川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目标任务,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
然后是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将节能环保产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在高效清洁节能锅炉、大气污染防治装备等优势领域,形成成都、自贡两个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拥有东方电气、华西能源、环能科技等优势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创建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效燃煤锅炉、工业余热回收锅炉等优势特色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脱硫脱硝成套设备、尾气净化催化剂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规模持续壮大,全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着力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首先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序推进。四川是中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保护大熊猫、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区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人工圈养大熊猫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02.7万公顷,约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8.7%。在现有栖息地外,还有潜在栖息地41万公顷。2016年中央决定在四川等地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面积为2万余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36%,有野生大熊猫1205只。
然后是自然生态保护不断加强。自1963年四川省划建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19处,总面积约11.3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3%,涵盖全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名山大川,组成了类型多样、保护价值极高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保护了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卧龙等一批保护区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帜,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全球首批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199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持续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不断提升地质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然后是林业生态建设效果显著。199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20多年来,全省累计完成“两大工程”中央和省财政投资1031亿元,营造公益林8642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还草3993.83万亩,任务总量居全国第三位。2016年,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每年以超1000万亩面积推进营造林。同1997年相比,全省森林蓄积增加4.93亿立方米、达到18.79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增加1.07亿亩、达到2.83亿亩,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第4位,森林覆盖率提高14.6个百分点、达到38.83%,高出全国平均15.87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森林和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9万亿元,美丽四川本底更加厚实。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奋斗下,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突出成绩和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