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墓葬
营盘山石棺葬位于茂县城南五公里凤仪镇宗渠村北部,岷江东岸。其西北两面临江,东近深谷,背面为九项山麓的山嘴形台地。1979年初茂县文化馆在此配合基建工程清理了10座石棺葬墓,编号M1—M10,出土器物250余件。
从清理情况看,这批墓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石棺葬,排列有序,墓与墓之间间距约1米。墓向,成人墓25°—45°之间,小孩墓60°—70°之间,墓葬形制皆长方梯形,无底,除M3外,余皆为棺边两侧各由2块石板、头和脚各由1块石板作档板拼成,盖板用5—11块石板叠压由头至脚。M3右侧棺壁用2块石板,左侧棺壁用6块石板、两端各用1块石板作档板。棺内有两层头箱,系用石板隔成。棺盖分3层,下层用6块石板由头到脚叠压作盖;中层夹有石块、小石板的填土;上层系用5块石板左右朋盖。十座墓的葬式皆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其中M3和M2两棺并置于同一土坑中,当为同坟异穴的夫妻合葬墓。墓中随葬器物:M3为108件,其中有1柄青铜短剑和1付臂钏,表明墓主为男性,M2当为女性,所随葬器物59件,而其余8座墓多者10余件,少者一两件,这一随葬器物的比较,表明M2、M3夫妇应为部落上层统治者,其余则为一般成员。
出土随葬品一般都置于头箱或死者头上方,其中M3在死者脚端棺盖上还放置有两排随葬品。这批随葬品质地有陶、铜、石、骨4种。其中陶器主要为泥质黑皮陶和泥质灰陶,少数为夹砂红陶,前两者火候高、质地坚硬,后者火候低,多已破碎。陶器的制法,泥质黑皮陶和泥质灰陶为轮制或模制,夹砂红陶为手制。陶器纹饰仅于一型一式罐上施暗漩波纹、乳丁纹、宽带暗纹及在陶纺轮上或陶柘下部饰凸弦纹,陶器器形有罐、豆、杯、瓶、管、珠。珠甚小,为算珠形,系装饰用。铜器77件,皆为铜质,包括青铜短剑2柄(2柄均有带钩的格,身、柄扁平,一柄柄部饰平行条纹,另一柄则饰凸点纹),铜镜1件(表面微凸,背有一桥形钮)、铜泡饰5件,铜臂钏7件,铜管2件,骨器包括骨锥1件、骨针1件、骨管珠饰34粒,绿松石珠2粒,还有石刀1件(长方形,中部有一穿孔)、扁平木条1根。
从随葬器物看,墓葬属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2柄青铜短剑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的色彩。一面青铜镜为四川省出土最早;M2、M3夫妻同坟异穴墓的出现表明当时岷江上游已进入一夫一妻社会。而男子墓中随葬品远远超过女子墓中随葬品的数量。
茂县城关石棺葬墓地位于茂县城东北,墓区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800米,面积近100万平方米。1978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茂县文化馆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46座,出土文物1400多件。
这批石棺葬排列有序,间距0.5米至5米,墓向北偏东50°—90°之间,以60°—70°者居多。发掘墓葬分4区:城东护城河北段与城墙间为A区,发掘墓葬11座;城东门外护城河两岸为B区,发据墓葬11座;城内县医院内为C区,发掘墓葬8座;城北护城河与城墙之间为D区,发掘墓葬16座。墓葬形制皆为于长方形竖穴土坑内置长方梯形无底石棺,头宽脚窄,按其构造可分3种类型:I型16座,以条石或碎石板4—9块作盖,两边各以2块石板作壁、头与脚端各一块石板作档板的小型墓,长0.79—2.6米,共中5座墓有头箱。Ⅱ型墓27座,用2—3块规整的长方形石板作壁,档板头脚各1块,用6—12块规则长方形石板从头至脚叠压作盖,其中以用6—7块盖板的为多。棺长2.3—3.5米。Ⅲ型墓4座,为石条作盖,石块和卵石砌壁的墓,有的头端棺内有置器物的黄土台,棺长2.8米—3.45米。3种类型的墓葬分布,I型在D区,Ⅱ型A、B、C三区皆有,Ⅲ型仅见于B区南部,墓中对于尸体的处理皆为单人葬。其中仰身直肢葬29座,双手平放身侧,少数双手交叉于腹部;屈肢葬3座,下肢微屈,其中2座仰身,1座侧身;二次葬4座骨骸或堆放墓室东部,或置棺中部,均在D区。所有的尸体均直接放于棺底的生土上,有的则于尸体上盖麻布;Ⅲ型墓中有的尸体上掩盖10厘米的黄土,再放随葬器物。三种类型墓中的随葬品,I型墓中通常仅2—3件,多者不过10件,此型墓中不出钱币,器物组合为I式双耳罐,小单耳罐,I—Ⅲ式罐,铜短剑(男性)、陶纺轮(女性)。Ⅱ型随葬品丰富,除个别为几件外,一般20件左右,多者上百件,且出钱币。随葬器物组合为陶双耳罐、直口罐、矮圈足豆、带耳釜、圆底罐;铜釜、鞲、鍪、镯;铁釜、鍪、斧、锄和各种珠饰。男性墓有铜柄铁剑或铁剑、盾饰、工具等;女性墓则多陶纺轮、容器等。Ⅲ型墓出五铢钱,随葬品一般不过10余件,主要器物组合为卷沿罐、陶釜、铁斧,男性墓加长刀和盾饰,女性墓多有陶纺轮。
这批墓葬所出土器物,按质地有陶、铜、铁、漆、木、竹等种,其中铁器、漆器、钱币皆在中期墓才开始出现。
陶器:260件,以泥质灰陶为主,仅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制法以手制为主,晚期主要为轮制,器形与内地汉代陶器同,系受汉区影响,或由汉区输入。陶器中带耳器甚多,主要为桥形大耳。装饰以素面为主,纹饰有按抹、戳印、划、绳、弦、篮等纹。在陶器上还发现27个刻划符号以阴纹、阳纹、戳印纹制出,多施于器物底部。刻划符号有的为汉字,有的为仿汉字造字,有的系具有文字意义的符号。
铜器:311件。I型墓中仅8件,种类只有短剑和铜管,Ⅱ型墓中最丰富,Ⅲ型墓中铜器减少,渐为铁器所代,器形已基本汉化。铜器有当地铸造如剑、泡饰、鞲、镯等:有的与巴蜀铜器相似,或为仿造、或为内地输入,如釜、鍪、盘等。铜器种类计有:铜剑5件,铜鍪77件,铜铖4件(皆巴蜀式)铜泡216件,铜镯79件,鞲革5件,璜7件,铜耳坠2件,铜管6件。
铁器:158件,有的为汉式器,如斧、刀,有的仿巴蜀铜器生产,如釜、鍪,有的自具特点,如镯、铜柄铁剑。其中釜17件,鍪25件,斧25件,锄26件,锸1件,斤1件,削13件,锥2件,凿2件,勺2件。皆汉墓中常见器物。以及鞲、铁剑、长刀、手镯等。
漆器:13件,大都发现于Ⅱ型墓,其中仅6件能确定器形,其余仅存漆皮、漆痕。耳杯5件黄丝红绘,纹棣内壁为一带叶状几何纹、耳及外壁饰波折线与圆圈纹,系石棺葬人自己生产漆。圆盒1件,先丝黑漆于木胎上,再丝黄漆治底色、绘红彩。
竹器:Ⅱ型墓中较多,皆仅存残痕,似为圆形竹篮,内盛肉食或耳环等,编法与现代相似,纬宽而稀,经细而密。
木器:多已残破,较完整的仅木梳一件,半月形,柄下有15齿,与公式化宝轮院船棺葬及荥经秦墓所出木梳器形相同。
银器:两件。其中银璜1件,用薄银片制成,形同I式铜璜。银环1件,用细银丝卷成。
麻布:在CM2、CM3内发现用作尸被,厚3厘米,系用单线平纹织成,较稀疏。在CM6内发现一块包于器物上,很厚,系将麻拧成粗线再织成布。
珠饰:Ⅱ型墓大量发现,均串成项链挂于项上,其中铜珠30串、烧料珠10余串(分蓝、白两色)、骨珠、琥珀珠、玉石珠、绿松石耳坠等。
货币:计半两钱163枚,有秦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榆荚半两四种,五铢钱27枚,出于Ⅲ墓,为西汉中、后期所铸。
海贝:260枚。钻有小孔串作项饰者。
这批墓葬的时代。I型墓为战国晚期,Ⅱ型墓为战国末至西汉早期,Ⅲ型墓为西汉中、晚期。
佳山石棺葬位于理县桃坪镇佳山村,岷江上游支流杂谷脑河南岸山上、佳山寨以下山脚近200万平方米范围内皆遍布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墓。1984年6月,阿坝州文物管理所及理县文化馆在此选择了4个石棺葬墓分布较密集的点进行清理发掘,共发掘清理15座石棺葬墓,7座条花坑,出土文物369件。
从发掘以及调查情况看,佳山石棺葬按家族、按时代集中埋葬,同一家族同一时代的墓葬分布在同一墓地的同一水平线上,墓群时代越往山上时代越早,其型制结构可分数类,然各墓皆无底,仅一墓于底部垫柏枝灰。
随葬器物。早期土陶器为主,器形以豆最多。铁器较少,有釜、鍪、斧、锛、镰、凿、削、矛、镯、小刀、三足等。铜器更少,皆小件器,连珠钮、环、扁管饰等。以及木器、漆器、牛皮甲、烧料珠等,还有铺币秦半两等,在墓中还发现丝绸痕,大麦、植物根、羊骨、鸟骨等。
祭祀坑1座,时代为西汉初,为一袋形坑,下大上小,坑口略近椭圆,坑内器物多事先打烂,从坑一侧边填土边埋器物。出土器物有陶罐、碗、豆3种及铁三足和残漆器、漆片等。
此外,在佳山附近还发现一处面积近14万平方米的汉代石棺葬遗址。遗址内保存了大量石砌碉房残基。
复兴村汉代石棺葬墓群位于金川县咯尔乡复兴村东南500米,大渡河东岸2级台地上,长100米,宽50米的范围内,共数10座墓,部分已被扰乱,1987年5月文物普查发现。其中被扰乱的M1露于土坎断面上,距上部地表1米,四周用数块薄石板镶砌成石棺,底部为生土,上盖薄石板。口宽0.46米,深0.52米,从正墓中清理出夹砂碣陶单耳罐、双耳罐各1个。单耳罐,口、束项、鼓腹、环底,口径0.09米,腹径0.14米、壁厚0.004米,高0.17米。双耳罐敞口束腹,两耳从口沿呈弧形连于腹部,平底内收,口径0.05米,底径0.35米,高0.15米。此两器物为岷江上游汉代石棺葬墓中的典型器物。
马良坪明代石棺葬墓群位于茂县凤仪镇(原前锋乡)马良坪村南250米,南北长50米土坎断层上,共9座,土坎上地表0.4米至1.2米。从土层断面可见,墓坑呈长方形,其中墓M3尾部截面宽0.6米,高0.5米,各墓内皆用数块不规则薄石板镶砌成石棺,石板平均厚0.05米。9座墓中除一座石棺底部无石板铺垫,其余8座皆有石板铺垫成底。有3座墓再于石棺内置木棺,石棺变成石椁。
·州志办提供资料记者程萍龚绍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