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东风化雨,凉山教育在温暖中前行!
分类:凉山新闻

35.9亿元,这是刚刚过去的2018年凉山州教育经费投入资金。和这个投入对应的是另外一组数字:

——减免25.53万名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

——减免82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作业本费,免费提供教科书;

——给予3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

——纳入第一阶段“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重点实施范围村级幼教点达2724个,覆盖幼儿11.04万人。 

…………

与这组数字相对应的是凉山教育的2018年,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2018年,一个温暖的,值得拥有和记忆的年份。当这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在昭觉县三河村,总书记殷殷寄语凉山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18年,凉山教育,在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中开启。

村子里欢乐的笑声,是“一村一幼”的孩子们!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这是2018年的一个普通早晨,早上九点后,一束暖阳穿过大凉山冬日里的晨雾,把布拖县拉达乡博石村村幼的教室照得里外通透。屋内,孩子们跟着老师子沙的节拍晃着脑袋,一字一句地唱着歌曲。整齐而稚嫩的童声,让整个村庄都欢快起来。

“我们从最基本的日常用语教起,现在可以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交流了。”博石村村幼老师子沙微笑着说。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孩子们的普通话会越来越好。

布拖是国定扶贫重点县,30个乡镇192个行政村中,与博石村有着相似点的不在少数。曾经,由于乡村学前教育的缺失、汉语学习的滞后,教育成了脱贫攻坚的短板,学前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环节的短板。有短板,意味着找准了突破瓶颈的发力点。

今天,这个县已经建起了194所“一村一幼”,实现了学前基础教育全覆盖,一万多名以前从来不知道幼儿园为何物的小朋友,成为了幼儿园的学生。

这是凉山州实施“一村一幼”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到2018年,凉山州已经累计开办村级幼教点3100个,设立教学班3975个,招收乡村幼儿12.67万人。

变化的不仅仅数字,更大的变化是凉山州“一村一幼”承载的历史重任带来的从数量到质量的嬗变。

和其他发达地区的乡村幼儿园不同,作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凉山州的“一村一幼”承担着一个历史重任——阻断贫困代际的传递,从教育基础上全面提升民族素质。学前学会普通话,成为达成这个历史任务的关键环节。

这是历史赋予凉山学前教育的重任,2018年的凉山,学前教育开始往纵深推进。

2018年5月,国家扶贫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在凉山州启动,凉山州的学前教育进入了国家层面。

“国务院扶贫办专门选择凉山作为启动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是国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凉山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帮助凉山幼儿在学前阶段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为民族地区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根除贫困代际传递奠定坚实的基础。‘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一村一幼’提质增效。”启动仪式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提质增效,贯穿于2018年凉山“一村一幼”前行步伐中!

2018年8月14日,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度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启动实施,川师大为这次“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精准设置了普通话、幼儿园保教及常规管理、保教实践能力等三大模块20余个专题的培训课程,安排了7所幼儿园6个主题的跟岗实践。凉山州普格县的160名辅导员在这里接受培训。开班那一天,来自普格县瓦洛乡瓦洛村幼教点的辅导员曾柯代表学员说,“要让一米阳光抵达内心深处,让一丝春意聚成盛绽的春日,为孩子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在盛夏8月,成都师范学院金阳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开班仪式上,全体学员庄严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民族地区‘一村一幼’辅导员,我的肩上担负着民族的希望,我的心中装着祖国的未来,我的手中捧着孩子的明天……”

更大的举措也在这一年落地开花——2018年9月,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开学,这是我省第四个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时也是我省第一所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首届900多名新生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达近500人,而这些学生中,凉山州的学生占了66%。三年后,学校规模将达到5000-6000人,建成特色鲜明的知名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将成为凉山州基础教育的新鲜血液。

为进一步提升“一村一幼”幼教点保教质量,2018年,凉山州开展了“一村一幼”测试,从“普通话听说能力”“健康文明习惯”“其他综合”三个方面量化指导教学活动。测试的结果令人满意——在“一村一幼”幼教点就读的幼儿经过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学习,大部分能基本听懂普通话,运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幼儿的好习惯在逐步养成。

“这一年,我们相聚在一起。为了同样的梦想,为了万千的花朵。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是盐源县一位辅导员在“一村一幼”辅导员培训班开班时,写在自己微博里的一段话。在他写下这段话的2018年,已经是普格县五道箐乡中心小学一年级新生的阿果,用在幼儿园学会的普通话,流利地朗诵出一段语文课文《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大山里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的教学楼

2018年岁末,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督导评估组按照《四川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等规定,对雷波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评估结果是,雷波县已达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要求,将按程序申请国家评估认定。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直接的成果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提升。在雷波县,全县61所中小学校完成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并实现了全国首批高通量宽带卫星网络教学,初步形成了与国家和省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如果说,“一村一幼”,“学前学会普通话”是在教育的前段开启凉山教育振兴之路的话,那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凉山教育必须逾越的高山。

由于受历史、经济、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凉山州部分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和脱贫攻坚一样,是我省的主战场。目前,凉山州仅有7个县(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认定,尚有10个深度贫困县未接受省检与国检,占全省18个未检县的55.56%。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凉山教育脱贫攻坚要打的硬仗。

多管齐下,攻坚教育均衡发展的堡垒。根据凉山州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凉山州建立起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问责制度,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持续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彝区“9+3”计划,强化控辍保学工作。

2018年3月,省教育厅发布一则消息,四川省六所院校实施“9+3”高职单招专项免费定向培养计划招生500名,这是“9+3”计划针对深度贫困县人才培养,在新途径、新模式的进一步拓展。这六所院校设置了包括旅游、会计、电商等适应性强,同时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9+3”教育计划,是指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彝区藏区孩子再提供3年的免费职业教育。这是四川省在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创举,同时,也是凉山州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抓手。

到2018年,凉山州的11个深度贫困县共有9444名学生就读于成都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内地32所省属重点职业学校。为了这近万名学生上好学,凉山还派出了“9+3”驻成都联络组并在各校驻校干部84名,帮助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做好“9+3”毕业生升学和就业工作等。

同时,州级财政每年安排职教攻坚经费2000万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2018年11月,彝族传统的佳节“彝族年”如期而至。“库史木撒、子莫格尼……”在宜宾卫校彝族新年联欢会上响起。在四川幼专,彝族孩子们品尝到了学校精心为他们准备的彝族特色坨坨肉、酸菜汤等丰盛的彝族年晚宴。 

“妈妈,我们也在这里过年了,我很好,你们放心。”宜宾卫校的一位彝族学生用手机视频向远在凉山的家人报告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就在雷波县通过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时候,2018年12月,州教育局派出副局长李良彬带队,前往成都、德阳等地调研与凉山州合作的职业学校“9+3”工作情况,看望在那里读书的凉山孩子。

已经是四川农业大学大二学生的曲木伍各是从宜宾市长宁职高毕业的,他在凉山大山里走过的这条求学路,是凉山均衡教育发展铺垫出的路。今天,千万的凉山孩子正在这条路上一路前行。

教育,对每一个凉山人来说,是心中一个最为沉甸甸的希望!对那些生活在高山峡谷间的每一个家庭,教育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对自治州来说,教育更承载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民族进步的历史责任!

……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昭觉县三河村吉木子洛家,和三河村的贫困群众交心摆谈。吉木子洛的孙女热烈日作满含热泪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在“9+3”政策帮助下的求学经过。

2018年金秋,热烈日作成为了三河村的“一村一幼”老师。

孩子们的梦想,家庭的梦想,自治州的梦想,都在教育这艘大船上启航。

2018,东风化雨,凉山教育在温暖中前行!

上一篇:守正创新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今年重点抓这9方面
下一篇:快讯|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凉山州启动会议召开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