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人民法院发展变迁走笔
■景黛芳 记者 叶其军
上世纪,作为高原藏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阿坝州法院工作普遍面临着服务半径大、办案成本高、群众诉讼难、群众法律意识薄弱等难题。高山峡谷、地广人稀,艰苦的条件淬炼了汶川法院人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汶川县凝聚起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涅槃重生,汶川法院人孕育了坚韧和担当的品格,在新时代继续昂扬奋进,砥砺前行,为民族地区司法事业守护公平、正义。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1950年7月,在一座陈旧的院落里,汶川县人民法院正式成立,下辖威州、绵虒、漩口、映秀、卧龙5个基层法庭。
“几间瓦房,既是办公室、也是审判庭。直到1989年,新修了四层楼的法院办公楼,二楼和三楼是办公室,四楼有个会议室,也作审判庭。”上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的王贤良、秦海泉等人见证了汶川县人民法院的发展变迁。这座办公楼一直使用到“5·12”汶川特大地震前。
山高,挡不住攀登的勇气;路险,阻不断前进的脚步。群众居住在高半山,法官们就背着国徽,携卷下乡,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调查核实证据、就地办案、巡回审判。
“办案一个星期,6天在路上,脚走得起血泡。”汶川县退休老法官凌建国回忆说,“对少数民族群众,法官们都知道要尊重传统习俗。有一次,我和王贤良庭长走了两天到龙溪乡阿尔村调查一起离婚纠纷案,庭长结合羌族传统习俗开展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1984年,汶川县人民法院才有了第一辆轿车,如今,该院警车、公务用车共计14辆。基层法庭也从自行车、摩托车升级为业务轿车。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交通状况持续改善,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高速公路通到汶川县城,全县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干警办公实现“以车代步”。2018年12月,绵虒法庭把一辆设备齐全的巡回审判车开到绵虒镇高店村村委会院坝,巡回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灾后恢复重建,汶川县人民法院新建了审判综合楼,实现了审判区、工作区分离,建设审判庭5个、调解室4个,5个基层法庭也全面重建,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壮志雄心再向前敢为人先勇担当
6月26日,一起涉嫌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在汶川中学初中部礼堂巡回审判,汶川县人民法院院长侯定云亲自担任审判长审理该案,庭审过程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直播,汶川县4所中学5000名师生观看直播。
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汶川县人民法院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大踏步前进,从一个法院只有一部手摇电话,到每个基层法庭都可以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网上直播庭审。
汶川一小五年级三班学生张昕雅参加了汶川法院文化建设开放日活动后说:“我觉得法官职业很神圣,我们应该从小尊重法律。”巡回审判进校园、举办法院文化开放日等都是汶川县人民法院把服务大局、服务民生落到实处的体现。
文化建设成为汶川县人民法院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汶川法院人的精神家园。该院把法院文化与抗震救灾精神、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感恩文化融为一体,凝练出的“厚德尚法、博学务实、慎思明断、清廉高效”十六字院训,激发干警们献身法院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默默耕耘、辛勤付出是汶川法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俯身为民的朴实情怀。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汶川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情系百姓,勇挑重担,69名干警联系帮扶龙溪乡龙溪村、银杏乡东界脑村208户群众。“把群众思想工作做通了,就一通百通。带我们打扫村庄、更换变压器、修建选果棚,重大节庆还和我们一起联欢。汶川法院人和村民像家人一样。”提起汶川法院人的担当与付出,龙溪村党支部书记陈志雄竖起大拇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汶川法院人正以新担当承载新使命,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为民族地区司法事业发展贡献力量。